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中美谈妥后,闻泰打响反击首枪,商务部一锤定音,荷兰死不悔改?

中美谈妥后,闻泰打响反击首枪,商务部一锤定音,荷兰死不悔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中美谈妥后,荷兰尴尬了。

闻泰科技打响反击第一枪,誓要夺回安世公司主导权。

商务部随后跟进,一锤定音,釜底抽薪彻底绝了荷兰的后路。

美国都已经投降了,荷兰仍死不悔改?竟然使出了禁忌的招数

荷兰尴尬了

事情是这样的,美国在9月29日公布了对中国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

规则规定只要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其持股超过50%的海外子公司,都将被美国一视同仁地进行制裁。

而就在这条毒计出台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30日,荷兰政府火速跟进,用一部几十年没用过的《商品供应法》,悍然冻结了中国半导体巨头闻泰科技在荷兰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

安世荷兰总部

荷兰的算盘打得很响:抢在美国的制裁大棒正式落下前,先替“大哥”把脏活干了,既能献上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又能将一家优质企业据为己有,可谓一箭双雕。

然而,荷兰政府怎么也想不到,剧情的反转来得如此之快。

就在他们为自己的“果决”而沾沾自喜时,中美在吉隆坡的谈判桌上,达成了贸易“休战”一年的协议,美国暂停了那条直接引发荷兰行动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

这意味着,荷兰之前急于献上的那份“投名状”,一夜之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大哥”之间握手言和,之前冲在最前面的那条“狗”,被晾在了原地,进退失据。

荷兰首相斯霍夫

其实,按照荷兰政府原本预设的剧本,应该是他们动手后,中国反制,然后美国和欧盟立刻站出来力挺荷兰,共同向中国施压。

但现实却是,美国忙着和中国缓和关系,压根没空搭理它这个小弟

欧盟内部的德国、法国等汽车制造大国,因为芯片断供早已怨声载道,不仅没有支持荷兰,反而向其施压,要求尽快解决问题。

荷兰发现自己成了孤家寡人,陷入了彻底的外交被动

尤其是在中美谈妥后,荷兰的局面就更尴尬了。

往前,失去了美国的庇佑,荷兰根本没有与中方叫板的底气。

往后,就代表荷兰这么多天的“努力”彻底成了一场闹剧,在国际上也将会声名扫地。

中方的反击

就在这最尴尬的时刻,闻泰科技的反击,如约而至。

就在中美达成协议的当天,10月30日,闻泰科技通过彭博社向外界明确释放了一个强硬的信号,给荷兰立下了一条清晰的规矩:

想让安世半导体在中国恢复供货可以,但必须满足一个硬性前提条件,立即恢复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谈判,这是一场关于企业控制权和尊严的夺还之战。

闻泰的态度很明确:你可以基于规则和我博弈,但休想仗着强权对我进行掠夺。企业的主导权,必须拿回来!

闻泰科技

闻泰科技打响了反击的第一枪,而中国政府则用更权威的方式,为这场博弈一锤定音。

11月1日,也就是今天上午,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再次就安世半导体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这一次,中方措辞和立场都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变化。

发言人首先重申,是“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了目前全球产供链的混乱”

这番定性,直接将引发混乱的责任,牢牢地钉在了荷兰政府的身上。

紧接着,最关键的一句话出现了。发言人表示: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产供链安全稳定,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及时与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联系。我们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它清晰地向外界,特别是向那些依赖安世芯片的欧洲企业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们管制的,是荷兰政府的错误行为,但我们不希望伤害无辜的产业链伙伴。

如果你们真的需要芯片,遇到了困难,不要找荷兰政府,直接来找我们谈。只要符合条件,我们可以给你们开绿灯,单独豁免

这一招,堪称釜底抽薪。它将荷兰政府彻底孤立了起来,让它从一个“制裁者”的可笑地位,沦为了一个里外不是人、谁都解决不了问题的“麻烦制造者”。

它告诉所有欧洲企业,解决芯片短缺问题的钥匙,在中国商务部手里,而不是在那个连自身错误都不敢承认的荷兰经济部。

荷兰死不悔改?

那么,面对闻泰科技的釜底抽薪和中国商务部的“精准打击”,荷兰方面“悔改”了吗?答案是,并没有。

据报道,10月30日,安世半导体由荷方指派的临时CEO斯特凡·提尔格,签署了一封致客户的信,宣布暂停向安世的广东东莞工厂供应晶圆,理由是“未能遵守商定的合同付款条款”

这显然是在负隅顽抗,试图通过切断上游原材料的方式,继续向中方施压。

那么,这被切断的“晶圆”是什么?它对中方影响大吗?

晶圆

简单来说,晶圆是制造芯片的“土地”或“原材料”。

芯片的制造过程,好比在一块圆形硅片上修建无数个精密的微型电路建筑。

安世半导体的业务模式是:在荷兰、德国等欧洲工厂制造出这些刻好电路的晶圆,然后运到中国的东莞工厂进行切割、封装、测试),最后变成我们看到的成品芯片,销往全球

因此,荷兰切断晶圆供应,对中方短期内确实有影响,因为东莞工厂失去了生产成品芯片的原材料,生产线会陷入停滞。

但对荷兰自己,乃至整个安世半导体的全球业务而言,这种影响是毁灭性的,是典型的“自杀式”攻击。

首先,安世半导体70%的收入依赖于东莞工厂的出货。

切断晶圆供应,等于亲手扼杀了自己最大的利润来源。

没有了成品芯片的销售,安世半导体的财务报表将迅速变得惨不忍睹,最终拖垮整个公司

安世中国

其次,这将彻底摧毁安世的客户信任和市场份额。

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客户,最看重的是供应链的稳定。

安世半导体主动断供,只会迫使博世、西门子、特斯拉这些大客户永久性地转向其竞争对手,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一旦市场被抢占,就再也回不来了

最后,虽然安世的晶圆技术相对先进,但并非不可替代。

中国本土的半导体产业正在飞速发展,这次事件反而会倒逼中国加速在相关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短期来看是阵痛,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催生出一个更强大的本土竞争者,让安世半导体彻底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所以,荷兰这种“伤敌一百,自损一万”的做法,除了让已经陷入停滞的欧洲汽车生产线雪上加霜,让从前几分钱一个的安世芯片价格在黑市上炒到十几倍之外,不会有任何积极作用。

安世荷兰总部

总之,荷兰政府的这场豪赌,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错误的判断之上。

他们高估了美国的承诺,低估了中国的决心,更无视了全球化产业链的内在逻辑。

如今,他们打出的最后一张“断供晶圆”的牌,看似凶狠,实则更像是在用一把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这场闹剧的最终结局,恐怕早已注定

荷兰的这场闹剧,最终只会让自己沦为国际笑柄,而中国则在这场“谈而不跪、抗而有备”的斗争中,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应有的从容与底气。

——THE END——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闻泰科技:要想重启中国出口,必须满足这一条件

观察者网——传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

新华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贸易战6天狂赚百亿,亚洲行收割近万亿,川普如此捞钱还能走多远

坐稳国民党主席位置,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都免谈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