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新闻中心 中国取得意外收获,美国各州独立自主,绕开特朗普和中国打交道

中国取得意外收获,美国各州独立自主,绕开特朗普和中国打交道

美国的政治博弈,真是比电视剧还精彩。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西海岸几个大州,竟然悄悄地绕开了联邦政府,主动和中国加强联系。

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美国各州寻求与中国建立独立关系

中国这次可谓是坐收渔利,明明没有主动出击,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支持,而美国看似统一的对华政策,其实早已出现严重裂痕。

那么,美国这些地方官员为什么敢于“顶风作案”?他们和中国之间到底进行了哪些合作?

要说州长们为什么这么“特立独行”?答案很简单:他们不想再为联邦的错误政策买单了。

过去几年,联邦层面一波又一波的关税和限制措施,让地方经济结结实实地“吃尽了苦头”。

订单飞走了,企业利润下滑,民众的就业岗位也跟着摇摇欲坠。州政府们被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绑死”,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所以,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本州的就业、企业和出口。

他们追求的是具体、可执行、能短期见到真金白银的商业利益,而不是华盛顿特区那些飘在天上的战略口号。

许多州,特别是农业州,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源远流长。像玉米、大豆、牛肉这类农产品的出口,早已形成“年度排期式”的稳定合作网络。

这些成熟的“旧线路”是他们经济的压舱石。如今联邦的政策,等于是要强行切断这条生命线。因此,他们今天的主动靠拢,与其说是开拓创新,不如说是拼命想回到那条熟悉的轨道上。

为了在联邦设置的障碍中杀出一条血路,这些州政府正在系统性地构建一套独立于白宫的“平行外交”。其核心策略,就是鲜明地进行身份区隔。

华盛顿州商务厅厅长阮卓近期率团访华时,一番话把这种策略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明确告诉中方,华盛顿州和华盛顿特区是两码事,并直白地宣称:“我们比华盛顿特区更友好、更实际、也更可预测。”

“可预测性”,这三个字就像一把利剑,精准地刺向了特朗普联邦政策的软肋。

州政府官员们在反复强调这个词的时候,其实是在向中国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联邦政策的破坏性是特朗普造成的,但我们是可靠的伙伴,愿意“修桥”,是可以长期规划、落实细节的合作方。

这种行动并非孤例。俄勒冈州参议长罗布·瓦格纳也曾率团访华,强调地方合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州州长加文·纽森更是一个代表性人物,早在关税战期间就公开批评特朗普。

背后的逻辑无比清晰:经济利益的深度决定了独立的意愿强度。中国是华盛顿州最大的出口市场,是俄勒冈州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加州作为美国经济第一大州,其科技和农业产业更是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

这种稳固的既有联系,正是他们敢于顶住联邦压力的最大底气。

州一级政府的经济自救行为,正在催生始料未及的“溢出效应”。对美国内部而言,它催生了新的政治叙事和力量。而对中国来说,这无异于在关税战的阴霾中获得了一份“意外收获”。

加州州长纽森的崛起就是一个缩影。

他务实的对华立场和对特朗普政策的公开批判,不仅捍卫了本州的利益,还为他本人积累了可观的全国性政治资本,甚至让他成为2028年总统大选的潜在竞争者。这至少证明,务实求存的路线在美国国内并非没有支持者。

这种“内部脱钩”,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操作空间。中国可以绕过联邦的单一壁垒,直接与更多元、更务实的美国地方力量建立合作管道,调动所有愿意合作的力量,为中美关系寻找稳定器。

地方州府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联邦关系缓和“窗口期”的宝贵,正抓紧时间,试图抢先固化合作,形成一个个“最小可行稳定单元”。

从长远看,当中国与美国各州的合作网络被织得足够绵密和厚实时,就等于为动荡的中美关系铺设了一条不受联邦单一控制的“稳定支撑管线”。

到那时,即便联邦层面再出现个别的极端政策,也难以轻易掀动这张由深厚利益构筑的桌子。

毋庸置疑,美国对华政策已进入一个“双轨并行”的时代。联邦层面,是高度不确定的战略博弈场,充满了变数与风险。而在州一级,则是一个个由共同利益驱动的共同体,正在日益稳固和壮大。

这场由美国内部利益撕裂所引发的“事实脱钩”还远没有结束。未来,中美关系的真正韧性,可能不再仅仅取决于白宫的一纸政令,而更多地取决于加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这些地方“基石”的坚固程度。

理解并驾驭这种双轨结构,将是中美两国未来必须共同面对的长期课题。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眼看赖清德扛不住,美破天荒向大陆提要求,欧洲给“台独”搭舞台

俄罗斯让中国心寒?比西方围堵更恐怖的,是我们看轻了自己的实力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