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中美“稀土战争”有变,美日澳联盟打响反击,中方:必败无疑

中美“稀土战争”有变,美日澳联盟打响反击,中方:必败无疑

中美第五轮贸易谈判刚在吉隆坡落幕,特朗普专机随即飞往日本,美日澳三方高调宣布成立“反稀土”联盟,试图打破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的主导地位。

然而无论西方阵营如何布局,“稀土战争”的胜负早已写在现实的底色里——没有中国的技术与产业链,西方的反制注定是纸上谈兵。

据新华社报道,10月26日下午,中美第五次贸易会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提前一天结束,美方代表、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会后公开表示,此次谈判为两国领导人在即将召开的APEC峰会制定了“成功且具有建设性”的框架。

中方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则回应得更为具体:双方在出口管制、“对等关税”延长、芬太尼关税、美方301船舶收费等多个关键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这也解释了为何谈判提前结束——双方已就核心问题达成初步一致,最终拍板还需两国元首定夺,随着APEC峰会即将在韩国召开,中美代表各自返程,准备后续的外交与政策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稀土议题成为本轮谈判的核心,李成钢直言:“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美国希望中国扩大稀土出口,但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多重制裁,中方要求美方拿出更多诚意,否则稀土出口难以推进。

表面上看中美谈判似乎有所进展,但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却揭示了西方阵营的焦虑,多家媒体报道,贸易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并未直接回国,而是转赴东京,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会晤,而此次访日的核心议题之一,正是稀土。

美国稀土开发商REAlloys与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资源机构(JOGMEC)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推动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矿源到俄亥俄磁体工厂的垂直整合,并在西澳大利亚共建年产100吨的镓精炼厂。

日本还承诺向美国转让稀土分离和磁体制造技术,目标是迅速扩展钕铁硼、钐钴等高性能磁体产能——这些材料是国防、芯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的核心。

美日澳三方宣称,这将“加速关键材料的区域自给自足”,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日本曾在2010年亲历中国稀土断供的冲击,因此近年来在稀土回收和分离技术上积累了不少经验。

如今日本国有能源与矿产支持组织成为美澳等国发展稀土产业的关键技术伙伴。

然而这场高调合作,本质上是西方在稀土领域的又一次“政治秀”,声势虽大,却难掩技术与产业的短板。

没有中国的“提纯之手”,全球稀土只是沉睡的矿石;没有几十年工业生态的沉淀,所谓“独立供应链”只能停留在蓝图上。

三方联盟试图构建“资源-技术-市场”闭环:澳大利亚提供矿源,日本贡献精炼与磁体制造技术,美国则以国防订单和高价保底承诺托底。

但细究下来,漏洞百出。

美国MP Materials虽然实现了轻稀土商业化分离,但重稀土(如镝、铽)精炼几乎空白,日本虽有部分技术,但缺乏原料和实际产能。

全球92%的重稀土高纯精炼产能仍集中在中国,F-35战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高端装备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更关键的是,稀土产业链的“隐性知识”无法靠一纸协议复制,高端钕铁硼永磁体的材料需要数百道萃取工序的精确控制、杂质动态调整,以及数十年工艺数据库的支撑。

西方并非没有稀土矿藏,澳大利亚储量全球第四,品味世界第一,美国“山口矿”品位不低,加拿大、印度也有丰富资源。

但过去二十年,西方稀土产业集体萎缩,根本原因在于成本与环保的双重约束。

中国凭借“串级萃取理论”与规模化生产,将分离成本压至西方的十分之一,纯度却高达99.9999%,美国新建精炼厂需投入20亿美元、耗时十年,环保审批更是漫长。

如今中国收紧出口管制,西方才如梦初醒,试图以“国家资本主义”强行重启产业链,但技术主权无法外包,工业文明不可速成。

即便美日澳砸下百亿美元,产能爬坡仍需5-8年,且成本高昂、良率难控。中国则早已把反制焦点从“禁矿”转向“技术链”。

2025年新规明确:凡使用中国技术、设备或含0.1%以上中国稀土的境外产品,再出口需中方审批,即使美日澳建成精炼厂,若设备或辅料来自中国,依然受制于中国。

特朗普宣称“一年后稀土多到不知如何处理”,不过是选举政治下的夸张修辞,西方“去中国化”的稀土梦,终究是一场豪赌。

现实是,中国手握技术主权、规模效应与全产业链,依然牢牢掌控“工业维生素”的定价权与流向。

美日澳稀土合作虽有战略意义,但短期内难以撼动全球供应链格局,特朗普此次访日,更多是政治姿态而非战略突破。

核心技术无法突破,只要全球产业链离不开稀土,中国的规则就会成为全球规则。

西方若真想构建韧性供应链,不应幻想“去中国化”,更不应被美国裹挟到这场“稀土战争”中,而应寻求风险可控的共存。

否则这场仓促上马的稀土豪赌,最终只会在成本、技术与时间的三重压力下,沦为又一场“政治正确、经济破产”的闹剧。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忍了20年,砸掉澳大利亚的“铁饭碗”,中方多年的布局终有成效

下一篇
中美“稀土战争”有变,美日澳联盟打响反击,中方:必败无疑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