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了!特朗普之所以在和中国的数次交手中虎头蛇尾,一到关键时刻就认怂服软,绝不是因为中国的六代机和高超音速导弹,更不是因为中国新晋超级大国的身份,核心原因是中国拥有不可替代的供应链,尤其是稀土供应链。
任何时候,特朗普都不想和你平起平坐,一旦美国解决了稀土供应链的问题,白宫团队立刻就会强硬起来。中美贸易谈判将风云突变,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恐怕不会低于印度的50%,大概率会是全球最高的。
中国当然也不是观世音菩萨,中国对军工稀土的出口管制同样空前严厉,几乎已经断绝了对美军工复合体的出口,但凡能锁死美国军工科技的发展,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当然,中国也不想和美国彻底撕破脸,虽然中国对西方的技术依赖度也已经降到历史最低,但对芯片技术依赖度还较高,数据显示,四年前美国芯片占中国95%市场,如今依然还占50%。
实话实说,谁都没有错,谁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只有特朗普才会整天把“美国优先”挂在嘴边。除了绿蛙,谁还会傻到“别国优先”呢?想都别想!
当前的局面就是中美两国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谁能抢先一步解除对对方的依赖,谁就能在这场世纪博弈中占得先机,并最终赢下比赛。
对于美国来说,现在急需要解决的就是重建稀土供应链,对中国来说,现在急需要搞定的就是高端芯片产业链闭环。
美国要多久重建稀土供应链?
美国能源部估算,重建完整的稀土供应链需要10年时间,并且投资高达3000亿美元。且不说美国资本有没有意愿进行这样的高风险投入,美国真的能在10年之内重建稀土供应链吗?
其实早在2012年,中国因钓鱼岛问题首次打出“稀土牌”——大幅减少对日稀土配额,美国就已经警觉,并开始在全球进行稀土资源投资,累计开展了超过200个稀土项目。
然而由于美国的稀土提取技术早已荒废,中国又掌握了全球稀土萃取机90%的专利,并利用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对这些项目进行狙击,西方资本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最终全部失败了。
到了特朗普1.0时,美国还挣扎着试图和越南,蒙古,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建立起稀土供应链,最终也都没有成功。
眼看重建稀土供应链困难重重,美国和欧洲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研发之路,并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这个词听起来那么耳熟,那不是中国的专利吗?如今欧美也有样学样。当然,对技术创新精神,任何时候都应给予尊重。
如今西方的实验室和初创公司正在加速研发不含稀土的新一代永磁体——氮化铁磁铁,西方试图以地球上储量丰富的铁和氮元素作为原料,研制出稀土永磁体替代品。
美国在氮化铁永磁体的研发和商业化方面处于前沿地位。明尼苏达州的Niron Magnetics公司通过专利技术开发出高性能氮化铁永磁体,并获得通用汽车等企业投资。
氮化铁虽具备高饱和磁化强度,但其矫顽力较低,且亚稳相易分解,导致实际应用中磁稳定性不足,其综合性能仍无法与钕铁硼相媲美。
Niron Magnetics公司于2025年3月投产的铁氮基永磁体,虽然成本已降至每公斤20美元,耐高温性能提升了30%。 但其最大磁能积仍低于钕铁硼,特斯拉等企业短期内仍依赖稀土原料,分析师认为10年内无更好替代方案。
中国要多久实现高端芯片技术突破
6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访谈报道《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
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芯片公司都很努力。特别是化合物半导体机会更大,我们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利用集群计算的原理,可以达到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
比如鸿蒙PC搭载的麒麟X90芯片,已经实现了5纳米制程的自主研发,只不过流片良率不如台积电的3纳米工艺,“成本较高”和“解决不了”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任正非的讲话,无疑给中国科技行业树立了信心,当前的局面就是——美国在稀土供应上被掐脖子的难受度,远远高于中国在芯片领域被掐脖子的难受度。
行业预计中国还需要5年时间,就能实现高端EUV光刻机国产化,突破芯片技术瓶颈,这就是中国代表在伦敦和斯德哥尔摩和美国的贸易谈判中,表现的底气十足的原因之一。
7月31日有一件事情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英伟达的H20芯片刚刚被特朗普政府解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因“安装后门”问题,对英伟达进行了约谈。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企业之前用了这么多英伟达芯片,难道现在才发现“被安装了后门”吗?当然不是,中国可不是黎巴嫩真主党。
其实用脚指头想也能猜到,当然是因为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已经达到H20芯片的水平,有关方面才会强硬起来。
同样的道理,假如美国摆脱了稀土被掐脖子的困境,立刻会在关税战中对中国强硬起来,更会严格控制一切和半导体有关的技术和供应链。
中国和美国无疑都下定了决心,这场围绕稀土和芯片供应链的战略博弈,其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世界地缘政治力量平衡。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