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位为华为做“全球代言人”的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吗?她卸任后和之前的态度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8月15日,雷蒙多在毕马威科技与创新研讨会上语出惊人,将中美竞争比作赛跑,称“你可以拉扯对手的衬衫,但这并不是让你持续获胜的办法”。
她公开批评美国政界弥漫的非理性对华强硬氛围,抱怨自己任内访华时参观迪士尼竟被批“对华软弱”。卸任不过半年,这位曾力推对华芯片管制的政客,言论立场判若两人。
雷蒙多的转变,“损害”美国利益的她
雷蒙多站在演讲台上,手一挥抛出震撼全场的比喻:“试图阻止中国是愚蠢的行为。这就像一场赛跑,你可以拉扯对手的衬衫,但这并不是让你持续获胜的办法。”台下数百名科技精英一时寂静无声。
就在几个月前,这位女士还是拜登政府对华科技战的主导者。她亲自监督实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将上千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离任前十天,她还突击签署文件禁止中国汽车软硬件进入美国市场,声称“不希望有200万辆中国汽车在美国上路后才意识到威胁”。
而现在的反差之大令人咋舌。
研讨会上,雷蒙多毫不掩饰对中国技术的欣赏:“如果你走遍世界各地,比如东南亚和印度太平洋地区,你会发现那里几乎没有美国和欧洲的电信设备,基本都是中国的,因为它们更便宜,但质量一样好。”
她甚至以肯尼亚为例:“你下车后会看到一条美丽的新高速公路,全都是中国人建设的。”
雷蒙多憋了一肚子委屈。她对着话筒抱怨:“我访问中国后受到广泛批评,他们说我对中国太软弱。”
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参观上海迪士尼引发的风波:“一座游乐园怎么就损害国家安全了?压根没有,这太荒谬了!”
有网友调侃,为华为代言怎么不算危害美国安全了
雷蒙多这些牢骚暴露了美国政坛的扭曲生态。雷蒙多坦言,国会议员指责她访华是“软弱表现”,连与企业家开会都遭民主党参议员联名质问。
在她看来,这种氛围已危害国家利益:“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让美国两党亢奋,但大家都不敢说话了,缺乏沟通将推高误判和意外升级的风险。”
卸任像是一道解语咒。今年5月在塞多纳论坛,她首次松口承认“用出口管制阻挡中国是愚蠢的”;三个月后,她的批评更加尖锐直指体制问题。
这种转变轨迹揭示:不是雷蒙多突然开窍,而是政治枷锁解除后技术官僚的理性回归。
雷蒙多的“清醒”源于冰冷数据。她在演讲中坦承:美国在AI领域仅是“勉强领先”,并警告“不能想当然认为美国遥遥领先中国,因为不是这样”。
现实印证了她的焦虑。当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530亿美元补贴被英特尔等巨头瓜分时,中国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将单位AI训练成本压缩至比美国低37%。
更让美企揪心的是失去市场,高通、英伟达等因对华断供导致季度财报亮红灯,而华为昇腾芯片已在国内替代市场占据85% 份额。
雷蒙多提出双轨战略:既要加速自主创新,又要推动技术扩散。她呼吁让全球采用美国AI体系:“所有国家都希望向前发展,如果美国拒绝合作,他们会去找中国。
如果你是最优秀的,其他人就会想和你在一起。”讽刺的是,这套方案与她任内政策南辕北辙。
美国单边主义的代价,政治现实下的妥协艺术
当雷蒙多说出“我担心我们会失去世界的信任”时,台下响起零星掌声。她将矛头直指“特朗普政府混乱的关税政策”,认为这种单边主义损害美国信誉。
现实比她的警告更严峻。欧盟因《通胀削减法案》对美离心离德;东南亚国家80% 的5G设备采用华为技术;非洲电信市场被中兴、华为瓜分七成份额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企对华投资同比降12%,但对东南亚投资激增40%,这种“近岸外包”反而强化了中国供应链地位。
最让雷蒙多忧心的是技术标准之争。中国主导的北斗导航覆盖130国,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34%,连国际电信联盟都迁至杭州。
她在演讲中疾呼:“没有欧洲、日本和东南亚,美国就无法与中国竞争!”这话出自曾主导对华技术封锁的前部长之口,充满历史反讽。
雷蒙多并非全盘否定自己。她仍坚持“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但强调“哪怕在冷战最激烈时,美苏间的非正式渠道都比现在与中国的多”。
这让人想起她任内的高光时刻:2023年8月访华期间,与中国建立三条经贸沟通渠道。
当时她宣称“中美无意识脱钩”,却回国后继续加码制裁。如今她反思:“我们需要同中国在可以贸易的地方开展贸易,不能这么做的就不做,但不要中断沟通。”
务实合作的空间始终存在。雷蒙多特别指出中美在AI安全上的共同利益:“让芯片和AI模型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同样有悖中国的利益。”
这种基于共同风险的务实主张,恰是当前最稀缺的理性声音。
雷蒙多的转变映照出美国对华政策的人格分裂。她私下向友人透露:政客们明知合作更符合国家利益,却为权力牺牲长远发展。
数据揭露这种扭曲。2024年美国国会提出327项涉华议案,内容从“国家安全”到“数据主权”,数量创十年新高。
但同期中美贸易额达6882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这种政冷经热的怪象,恰是雷蒙多批评的“政治绑架理性”的恶果。
卸任后的直言不讳能否影响政策?迹象显示特朗普团队已在调整。财长贝森特被问“为何不制裁购俄油的中国”时含糊其辞;国务卿鲁比奥改称中国是“最大挑战”而非“最危险国家”。
雷蒙多或许正用声望推动:当技术官僚的理性穿透政治迷雾,方显国家利益的本色。
雷蒙多在演讲结束时赢得掌声,但台下有人摇头苦笑。她的觉醒来得太迟,任内签署的芯片管制令已让美企损失百亿美元市场,离任前强推的汽车禁令更沦为政治摆设。
美国政治仍在制造矛盾。就在她呼吁合作的同一天,国会新提案要求限制中国生物技术,而特朗普放风要对中国钢铝加税。
雷蒙多看清了赛道方向:“要想保持胜利,只有更努力训练并跑得更快”,可惜她的继任者们仍沉迷于拉扯对手的衣角。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