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新闻中心 中国对美强硬成榜样,多方效仿,美日谈判突变,中国成隐藏大赢家

中国对美强硬成榜样,多方效仿,美日谈判突变,中国成隐藏大赢家

一周前中美谈判在日内瓦取得突破,双方同意在 90 天内降低关税,为持续且艰难的多轮谈判奠定了框架。

美国向中方作出的大幅让步,让韩国到欧盟的各国政府感到惊讶。这些政府此前一直听从美国的谈判请求,而没有对其关税措施进行报复。

彭博社 5 月 18 日的文章指出,中国的强硬态度在贸易谈判中获得了有利协议,这引发了各国的关注。

他们认为美国政府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并开始反思之前的外交和快速谈判方式是否正确,以及是否需要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中国给全球打了个样,多方对美谈判越发强硬

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中国没有退让,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正在形成示范效应。

印度、日本、欧盟等多个经济体有的选择妥协后反戈一击,有的则祭出“拖”字诀,选择不急于让步出结果,开始更多关注自身利益。

中国在与美国谈判时的强硬立场,使一些国家开始相信,他们在与美国政府的贸易谈判中也需要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斯蒂芬・奥尔森表示,许多国家会审视日内瓦谈判的结果,并得出结论认为,特朗普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尽管各国官员不愿公开表明他们的态度有任何强硬的转变,但有迹象表明,尤其是一些大国,他们意识到自己拥有的筹码比之前想象得更多,并有能力放慢谈判节奏。

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贸易谈判正在进行,现在做出任何判断都为时过早。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原定于本周末抵达美国进行进一步谈判。

加拿大 BCA 研究公司的地缘宏观首席策略师马尔科・帕皮奇认为,许多国家可能会从中国身上学到,与特朗普总统谈判的正确方式是坚定立场、保持冷静并迫使他让步。

日本贸易官员计划本周访问华盛顿,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上周缺席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参加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日本决策者似乎开始认识到,与其仓促做出重大让步,不如延长谈判时间更为明智。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名日本官员的话说,日本之前非常希望成为第一个与华盛顿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的国家,但现在这种紧迫感已经转变,重点成为确保日本获得一个好的协议。

是否强硬的起来,仍需看自身实力

当然,只有经济实力雄厚且对美贸易依赖度低的国家才可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比如越南这样的国家由于对美贸易依赖度高,实际上缺乏谈判筹码。

彭博社认为,中美关税协议也可能向各国表明,美国政府无法免受关税造成的国内经济逆风压力的影响。

只有自身拥有反制筹码,让美国的经济痛苦更直接、更广泛,才能使得美国政府妥协。比如咱们中国就是由于作为世界工厂的影响力很大,加上稀土等确实能拿捏住美国的七寸。

而其他国家可能需要运用更具创造性的手段来施加影响。对越南来说,其经济的三分之一依赖与美国的贸易,其缺乏筹码意味着除了口头强硬别无选择。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伯特・霍夫曼也认为,只有经济实力雄厚且对与美国贸易依赖有限的国家才可能效仿中国的强硬。

欧盟当前就面临僵局,欧盟委员会分管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贸易格局正变得更加碎片化,迄今达成的协议未完全解决问题。

数名欧盟国家官员放风称,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正在取得进展,欧盟寻求达成一项关税降幅大于美英、中美协议的贸易协定。欧盟从上述谈判中学到了一点,那就是不要急于行动。

美日谈判突变,中国成隐藏大赢家

受中国强硬立场影响很大的一个例子,正是在我们身边的日本。

日本是从一开始,最早行动的一批启动与美国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但是迟迟未谈成。最近中国在中美谈判中确立的对等关税原则,正为全球贸易关系定下基调。

日本自然也不想吃亏,若想在美日协议中争取到有利条件,首先是让谈判慢下来,再发掘自身筹码与美国周旋,也同时寻求退路与新的机遇。

日本从中国的例子中吸取经验,越谈越发现中国的经验可借鉴性很强,不论是谈判策略和中日联动的经济发展路径。美日贸易谈判中,日本方向的转变正使中国成为“隐藏大赢家”。

中国正通过 “最大对外开放” 姿态和国内大循环战略,重塑全球产业链,激活了内需活力。

日本的汽车、电子等产业为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有加大对华投资的趋势,这与中国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战略相契合。

一旦自贸区建成,中国作为区域最大的市场和经济体,将凭借贸易便利化和产业链协同,紧密绑定日韩经济,为自身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日本五大商社已获巴菲特增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对于 “中日经济联动性” 的长期看好,侧面体现了中国市场在美日贸易谈判背景下对于日本经济的吸引力和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潜在影响力。

日本在美日谈判中的犹豫与拖延,本质是其在中美两大经济体间“选边站”困境的缩影。日方究竟会选择日渐衰落封闭的美国,还是与中国构建更符合自身经济的大循环,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全球华媒新纪元:技术赋能构建跨文化传播共同体

印度要关“水龙头”,中国连夜改了图纸,巴铁大坝或将提前竣工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