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3%。
按美国前财长的说法:一个世纪以来,这是美国总统任期的前一百天内经济表现最差的一次。
特朗普立马甩锅,说不是我的错,这是拜登的问题,我最多算是帮他擦屁股没有擦好……
反观咱们这边的经济数据也出来了,中国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环比增速是1.2%,而且是远远超越了西方国家之前的预测。
比如路透社的分析师之前预判,中国第一季度GDP是同比增长5.1%,结果我们今年「第一份经济答卷」不光超越了全年计划的5%,也高于外国人的预测。
可能看到这里有大佬就会好奇了,特朗普的关税战是4月2号开打的,那我们聊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有什么意义呢?
答案是:美国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就是被「关税战」预期给拖垮的,而第二季度开打关税战,那美国第二季度经济数据会更差!
一般聊到特朗普关税战,我们想到的是逆天的145%。
但其实,关税战的「斥候战」,在第一季度就已经开始了。
2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产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
3月4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产品再次增加10%的额外关税,累加到额外20%。
所以战火其实在第一季度就已经点燃了。
我们都知道,145%的关税,实质上就是断绝了中美贸易,但在这之前的20%,让美国进口商还稍微看到一点希望。
所以他们做了什么呢?
抢进口。
用稍微学术一点的说法就是:关税激增的现实和未来关税继续涨的预期,导致出现了大规模囤货情况。
给一个具体的数据,今年1月至3月,美国货物进口增长50.9%。
这些囤货,从商业运营的角度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成本提升,还暂时没有传递到商品价格上),再加上这些商品和服务不是在美国生产的,所以会从GDP中减去。
也就是说,美国进口商花了很多钱,但没有实质拉动GDP增长,反而让这些进口商现金储备和应付账款变多。
这是美国第一季度GDP挨的第一刀。
第二刀,就有意思了,是消费者预期下降。
都知道,经济活力,讲究的就是大家敢生产,敢花钱。
生产端就不用说了,特朗普来了那么大的不确定性,贸易商还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就是多囤货,但生产商就彻底蒙圈了,原料还买不买?产线还扩不扩?工人还招不招?都不敢。
那消费端呢?
其实更慌。
特朗普的基本盘,是美国低学历、低收入群体,也就是俗称的红脖子。
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少,但对经济活动,尤其是消费的贡献其实没有那么大,毕竟都低收入了嘛,没那么多钱能花。
那些不怎么支持特朗普的中高收入群体,才是真正的大头。
美国中高收入群体由于教育背景和知识储备,其实是很关注整个局势变化的,尤其是特朗普上任之后「天马行空」的经济政策。
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下降,已经到了201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就是对关税的不好预期。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也就是每个月做消费者信息指数的机构发现一个现象,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消费者提到关税的次数达到该机构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聊到这里,我相信聪明的大佬应该感受到了吧。
虽然第一季度的时候145%的「正式关税战」还没有开打,但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对关税战的「斥候战」产生了不良反应。
美国企业慌了,美国消费者也慌了。
尽管美国宣传机器火力全开,特朗普也把第一季度经济萎缩的罪名怪在拜登头上,但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结果就是关税预期直接导致美国2025年开年就「崩盘」。
那下一个问题就呼之欲出了。
仅仅是20%的关税,仅仅是对关税暴涨的预期,就让美国第一季度经济拉胯成这样;现在特朗普真给出了145%的关税,那第二季度美国经济会拉胯到什么程度呢?
特朗普反正已经说了,第二季度GDP问题,还是拜登的锅……
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下调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1月的时候,说美国今年可以有2.7%的增长,现在已经下调到1.8%,而这个,还没有算上通货膨胀。
从衰退角度来说,也就是GDP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把25%的概率,提高到了40%,甚至就在前天直接说了,预计今年晚些时候「美国将出现轻度衰退」。
对于具体是什么样的衰退,IMG也直说了,就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美国GDP都会是负增长。
好,现在第一季度已经萎了,第二季度眼看也不行,第三第四季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预测是负增长。
结果很明显了,今年美国经济会陷入彻底的衰退。
要知道,美国从二战之后,只有两年的年度GDP负数,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负的2.6%),一次是2020年疫情(负的2.77%)。
特朗普也算是厉害了,仅凭一己之力就把自己抬得和全球金融风险和全球病毒爆发一样的水平。
那各位大佬现在可以预测一下,今年美国GDP到底能负数成什么样呢?
3%?5%?还是10%?
欢迎留下你的预判,我们年底来一起回顾。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