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阿根廷大豆一夜变脸!中国船队怒掉头,人民币成救命稻草​

阿根廷大豆一夜变脸!中国船队怒掉头,人民币成救命稻草​

前言

从9月22号起,阿根廷大豆等农作物出口关税突然归零,中国企业在48小时内狂扫130万吨!这条政策直至10月31日。

这可不是普通的贸易新闻,而是全球粮食市场的一场无声地震。当欧洲采购商还在会议室里纠结条款时,中国的货轮已经调转船头驶向阿根廷港口——这场闪电战背后,藏着比粮食更珍贵的战略筹码。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阿根廷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保住外汇储备所采取的一项紧急举措,但实际上,它的影响远不止如此。

这一变化不仅关乎阿根廷的经济命脉,更关乎全球粮食贸易格局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对中国的进口大豆策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以及整个粮食市场的供应链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根廷的经济形势的确非常严峻。2025年上半年,阿根廷的通胀率暴涨至65%,比索兑美元汇率暴跌,外汇储备一度跌破300亿美元警戒线。

大豆作为阿根廷的“经济支柱”,占据着全国外汇收入的15%。

因此,取消大豆出口关税无疑是阿根廷政府为解决外汇危机、稳住经济所采取的“救命稻草”。

然而,取消关税的背后,暗藏着更多复杂的考虑。

例如,阿根廷经济部在公告中并未明确限制出口数量,但市场很快发现,政策实际上设置了“隐形天花板”:当出口额达到70亿美元时,免税政策将暂停。

这一设定反映了阿根廷政府的两难处境:一方面需要通过大豆出口快速补充外汇,另一方面又担心过度出口会造成国内粮食供应紧张,推动本土食品价格飙升。

阿根廷港口

对于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来说,这一政策无疑是一个重磅信号。

2024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的占比约为15%。

9月22日,阿根廷宣布取消关税后的48小时内,中国的粮油企业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迅速启动了应急采购机制,完成了130万吨大豆的订单锁定。

这个采购量相当于中国单月大豆进口量的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由于免关税政策的优势,这批采购的大豆价格也比国际市场价格低了约5%,每吨节省成本约50美元,总计为中国企业节省了超过6500万美元。

这不仅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还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农产品采购市场的议价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物流调度的高效合作也让这次采购行动得以顺利推进。

原本停靠在巴西港口的10艘货轮,在接到指令后,迅速调整航线,驶向阿根廷的主要港口——罗萨里奥港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港。

为了缩短运输时间,中阿双方采用了“定点直航”模式,这种模式让货轮从阿根廷出发,直达中国港口,航程时间缩短了7天。

这种高效的操作,不仅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性,也展现了中国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的强大掌控力。

这次交易的另一大亮点是人民币结算的广泛应用。

过去,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通常依赖美元结算。然而,由于美元汇率的波动,阿根廷的出口商常面临“收款即贬值”的困境。

为了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银行在阿根廷积极推动人民币结算,帮助阿根廷出口商以人民币收款,并可以直接兑换为比索,避免了美元中介环节。

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阿根廷外汇短缺的问题,更加速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2025年前九个月,中阿大豆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占比已达到30%。这次的130万吨大豆订单全部采用人民币结算,涉及金额约4.94亿美元,为阿根廷外汇储备的回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人民币结算,阿根廷央行得以利用获得的人民币资金偿还部分外债,缓解了外汇储备的压力。

阿根廷经济部长也公开表示:“人民币结算不是一个选择,而是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必选项。

这一态度反映了阿根廷在应对经济危机时,如何在多方压力中做出务实的选择。

阿根廷的这一大豆关税调整,不仅令全球粮食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微妙变化,也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应。

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仅为850万吨,较2024年下降了28%。

与此相反,中国大幅增加了从阿根廷的进口量,导致美国豆农损失了约15亿美元。

为了挽回市场份额,美国农业协会在9月末紧急组织了代表团访华,希望通过长期合同与价格补贴来增加大豆出口。

然而,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提案反应冷淡,更多倾向于采取“多元采购+期货对冲”的策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

此外,美国政府在10月9日宣布将向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援助,但条件是阿根廷必须终止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限制对华经济合作,并将大豆对美出口份额提升至25%。

面对美国的压力,阿根廷采取了“平衡策略”,在处理对华订单时,略微调整了装船审查程序,表面上向美国示好,但实际操作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与美国的压力不同,巴西在面对阿根廷的竞争时,采取了务实的策略。

作为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国,巴西农业部计划到2026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150万公顷,并计划推出“灵活关税机制”,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出口税率,以保证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乌拉圭等南美国家也开始尝试在农产品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这标志着全球大豆贸易的“美元依赖”正逐步松动。

南美国家在经济自主和外部压力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也推动着全球粮食贸易格局的变化。

阿根廷大豆装船主要港口

截至10月24日,阿根廷130万吨大豆订单的6艘货轮已经抵达中国港口,其余的货物也在运送途中。

这一系列变动让我们看到,中国在全球农产品采购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渗透力。

国家利益的博弈从未停止,但共赢的智慧正在破土而出。就像阿根廷老农马里奥说的:“不管用什么货币结算,能让庄稼卖出公道价的,就是好交易。”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点亮文化心灯 共筑复兴伟业

张维为:如果中美开战,第二天全世界就发现,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