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今日头条 茶香融两岸 同心创未来——第二届“江山美人杯”谱写产业融合新章

茶香融两岸 同心创未来——第二届“江山美人杯”谱写产业融合新章

本报福建大田讯/ 金秋八月,福建大田县屏山乡茶香漫卷千山。2025年8月10日,第二届“江山美人杯”两岸美人茶民间斗茶赛在这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圆满落幕。这场以茶为媒的盛会,不仅是制茶技艺的巅峰对决,更是两岸茶人血脉相连的亲情交融,生动诠释了“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缘。

default

以茶聚情:跨越海峡的同心叶
本届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102份凝聚匠心的茶样跨越山海汇聚屏山。其中18份来自宝岛台湾及台资企业的茶样,如同穿越海峡的亲情信使,承载着“共品佳茗”的深切期盼。当台湾新北市祥特茶园与福建漳平佑泉茶业同登一等奖领奖台,当两岸茶人的名字在荣耀榜上交相辉映,赛场上涌动的不仅是竞技热情,更是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这份以茶为纽带的同胞情谊,正是赛事最动人的底色。

科技共研:产学研融合赋新能
大赛特邀两岸六位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台湾专家杨咏安、陈重穆与大陆学者郭玉琼、金珊等并肩执评。他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多轮密码审评确保公正,更在赛场外搭建起产学研融合的坚实平台:
共建创新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台湾茶研机构成立“美人茶产业技术中心”,开展品种改良与工艺数字化研究
智慧种植示范:获奖茶企应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茶树生长环境精准调控
工艺数据共享: 建立两岸制茶工艺数据库,AI分析萎凋、做青等关键参数
技术人才共育:开设“两岸茶技师研修班”,年培训跨境技术骨干200人次

标准共建:品质认知绘同心圆
赛事成为推动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
风味标准统一:两岸专家联合制定《美人茶感官审评规范》,确立“蜒香”蜜韵的核心指标
溯源体系互联: 建立“一品一码”跨境溯源平台,整合两岸茶园数据
认证体系互通:推动两岸有机认证标准互认,降低市场流通成本
工艺规程共编:合作出版《美人茶标准化加工指南》,统一关键工艺参数
渠道共拓:香飘四海创辉煌
赛事效应持续转化为市场动能,构建全球营销网络:
电商矩阵联动:搭建“两岸茶香云展馆”,整合淘宝、抖音及台湾PChome等平台
茶旅融合升级:在屏山乡建设“两岸茶文化体验园”,开发跨境茶研学路线
国际市场开拓:组织获奖企业赴东南亚、欧洲参展,建立海外展示中心
品牌价值提升:“大田美人茶”区域品牌估值突破85亿元,海外销售占比达38%


同心致远:产业融合启新程
本届赛事实现四大跨越式发展:

  1. 情感融合新高度:台胞参赛数量同比增长80%,技术交流频次提升3倍
  2. 科技赋能新突破:区块链溯源技术覆盖70%获奖产品,研发投入年增30%
  3. 市场拓展新格局: 建立跨境电商联合运营中心,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4. 标准建设新成果:发布6项团体标准,3项纳入省级地方标准

展望未来,“江山美人杯”将持续深化四大支柱建设:
产学研深度融合: 筹建“两岸茶产业创新园”,设立跨境研发基金
智慧科技强支撑: 推广无人机植保、AI焙火控制系统等新技术
标准体系再升级:制定《两岸美人茶贸易通用标准》
全球渠道再突破:打造“线上国际茶城+线下体验中心”全球网络

这片凝聚着两岸智慧的东方树叶,正从屏山出发香飘寰宇。当台湾金萱的醇厚与福建黄观音的高香在杯中交融,我们看见的不仅是茶汤的绚烂,更是两岸产业融合的壮阔图景。茶香所至,皆为家园;杯盏之间,尽是亲情。这缕穿越海峡的茶香,终将在世界舞台绽放中华茶文化的永恒光芒——因为两岸茶人同心同源,共有的不仅是这片神奇的树叶,更是血脉中流淌的中华魂。

编辑 海珍 黄旭 余锋

曝少林寺和景区管委会积怨已久,曾质疑“出家人要那么多钱干嘛”

下一篇
茶香融两岸 同心创未来——第二届“江山美人杯”谱写产业融合新章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