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7月底,释永信被官方通报调查的时间已经过去两周。
2025年7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官网“领导机构”栏目更新后,原本占据显著位置的副会长释永信彻底消失,而一周后的8月7日,佛协新公告里只余冰冷五个字。
而他的称呼从法号到俗名的转变,如同褪去金装袈裟换上粗布囚衣,宣告这位曾经的禅宗祖庭掌舵人彻底跌落神坛。
这也正应了释永信的师父,曾经的方丈的一句话!
7月28日佛协公告标题赫然写着“少林寺住持释永信”,紧跟着同意注销其戒牒。这份相当于僧人身份证的文件被收回,意味着释永信不再是佛门弟子,必须回归俗世身份刘应成。
而戒牒注销在佛教界堪比“宗教双开”,不仅剥夺僧籍、终止所有宗教职务,更强制中断其禅宗临济宗第45代传人的法脉传承。
佛协的雷霆手段早有征兆。
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通报坐实释永信两大罪状:挪用侵占寺院资金,以及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尤其后者直接触犯佛教根本戒律“不淫欲”,让这位曾代表中国佛教国际形象的方丈瞬间沦为破戒典型。
耐人寻味的是,十年前释延鲁举报释永信“包养情妇有私生女”时,调查组坚称孩子系收养;2025年官方通报却彻底推翻前论,印证了老方丈释行正1987年临终密信中的警告:“此徒野心昭然,不可托付”。
1986年冬,少林寺破败的禅房里,72岁的方丈释行正病情危重。
他看着自己亲手栽培的徒弟释永信四处活动谋取公章,在病榻上写下举报信:“释永信手脚不干净,偷拿钱财;野心勃勃,不堪接任”。
这封用尽最后气力的信寄往中国佛教协会,直指当时23岁的释永信虚报账目、私挪物品等劣迹。
佛协次年回复同意“迁单”,将释永信逐出少林寺。
按佛门规矩,僧人犯错被“迁单”后仍有六次回寺机会,但释行正显然希望彻底切断这个弟子的接班之路。讽
刺的是,老方丈圆寂十二年后,释永信不仅重返少林,更在1999年以34岁之龄成为第30代方丈,比师父接任时年轻整整四十岁。
当地僧人透露:“永信聪明,会与政府、外界联络,做事老到”。他带领少林寺从门票分成起步,也就是1985年争取到破寺首笔收入,到注册商标、海外扩张,将千年古刹变成年入3亿的“商业帝国”。
2015年网曝老方丈举报信时,释永信以“历史遗留问题”轻巧化解,继续稳坐方丈禅椅。
但是,真相不会被掩埋,我们也终将迎来正义!
2025年8月7日佛协声明犹如一份“宗教死刑判决书”,宣告释永信面临四重绝罚:戒牒注销切断僧籍,刑事追责最高可判无期,社会信誉全面崩塌,修行成果彻底归零。
而老方丈38年前的担忧终成现实:释永信挪用门票收入,年入3亿中寺院分得30%,以供养非婚家庭;借“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0%掌控少林品牌,主导全球706项商标注册,甚至涉足澳洲1248公顷土地项目。
当信众的香火钱变成方丈的“奶粉钱”,宗教神圣性在铜臭与情欲中荡然无存。
要知道,在中国法律中,挪用资金若超1500万元便达“数额特别巨大”,无期徒刑已是最现实归宿;若涉国有资金更可能升级为贪污罪。
更具佛教色彩的惩戒来自因果论。佛协强调其破戒行为“葬送法身慧命”,将承受“恶业果报”导向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这对修行44年的释永信而言,比牢狱更诛心。
释永信的微博定格在2025年7月24日,这位日均发1.5条动态的“网红方丈”突然沉寂。三天后,少林寺通报将他拉下莲台;五天后,新任方丈印乐法师入主禅院。
而更深层的,是佛协对自身失职的痛悔。
公告中罕见承认:佛教团体存在管理漏洞,内部监督机制“有待健全”,导致释永信之流钻空27年。
希望,这场清理门户的风暴,能否让少林寺找回“禅”的初心!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