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古村深巷 蘊藏八百年家國夢 ——福建連城培田古村落遊記

古村深巷 蘊藏八百年家國夢 ——福建連城培田古村落遊記

本报援引華夏新聞報訊   在福建連城的山水之間,隱匿著一座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客家古村落——培田。它猶如一顆被歲月塵封的明珠,靜靜訴說著八百多年的客家人家國夢,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尋、打卡。8月5日下午,記者一行踏入這片古老的土地,開啟了一場難忘的文化探尋之旅。

培田古村落鳥瞰圖(網圖)
“培田古村落”刻石

據瞭解,培田古民居建築群約占地13.4平方公里,至今仍完整保存著30幢大宅、21座祠堂、6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5處庵廟道觀,總面積達到7萬平方米。全村建築的博大、保護的完好、珍藏品的多、文化底蘊之深,為外界所嘆服,堪與福建永定土樓、廣東梅州圍龍屋相媲美,是中國客家文化的經典之作。

“恩榮”古牌坊
文武廟(一樓供奉武聖關公、二樓供奉文聖孔子)

在淅淅瀝瀝小雨中,漫步進入培田古村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口那座莊嚴肅穆的“恩榮”牌坊。這座建於清朝光緒年間的牌坊,是光緒皇帝為表彰御前藍翎侍衛、武將軍吳拔禎而建,它不僅是培田先人文武競秀的榮耀象徵,更是古村歷史的見證者。歷經百年風雨,牌坊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青石板街與青磚高牆輝映
村中路網溝渠分佈科學合理

沿著千米古街前行,腳下的青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如鏡,每一塊石板都承載著無數的故事。街道兩旁,是鱗次櫛比的明清古建築,這些建築錯落有致,佈局規整,融合了北方庭院、徽派建築、江浙園林和客家土樓等多元建築風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九廳十八井”格局。

大夫弟“繼述堂”
琉璃窗花精美絕倫

“九廳十八井”是培田古民居最獨特之處,而“繼述堂”則是這一建築風格的典範。走進“繼述堂”,仿佛踏入了一座藝術的殿堂。抬頭望去,飛簷翹角、雕樑畫棟,屋內雕刻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人物典故栩栩如生,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低頭看去,三合土夯築的地面,歷經數百年依舊堅硬平整,見證著歲月的滄桑變遷。廳廳相連卻又各成單元,層層疊套卻不影響採光通風,培田先民的建築智慧,令人讚歎不已。

“務本堂”大門
精美雕窗

在培田,除了大夫弟“繼述堂”,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每一座都有著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容膝堂”——是培田女子舊時讀書寫字、談論風月之所,照壁前“可談風月”四個大字,彰顯了當時培田女性開放的思想和獨特的地位;“拯嬰堂”——曾庇佑養育了無數流離失所的孩童,傳遞著人間的溫暖與大愛;而“衍慶堂”等古祠,不僅是宗族祭祀的場所,更是傳承家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載體……

每一座民居廳堂都充滿文化氣息
為科舉功名樹立的石旗杆

培田古村落,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建築,更傳承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培田秉持崇文重教、耕讀傳家之優良傳統。村中的“南山書院”,曾經是客家一帶的辦學典範,許多外鄉學子慕名而來,許多名流雅士都以上過南山書院的講臺為榮。書院大門,“距汀城廓雖百里,入孔門牆第一家”的楹聯,至今仍激勵著後人勤奮學習、追求知識。此外,培田還有許多與耕讀文化相關的楹聯匾額和家訓家法,這些文化瑰寶,不僅是培田人的精神支柱,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衡公祠”“久公祠”比鄰
吳氏宗祠古戲臺

如今的培田古村落,在連城當地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下,立足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積極發展文旅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村裡的“夜八景”沉浸式夜遊專案,將古老的建築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遊客呈現出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培田春耕節”和研學活動的開展,讓遊客親身體驗到耕讀並作的傳統文化,感受鄉村生活的樂趣;特色民宿、農家樂的興起,讓遊客在欣賞古村美景的同時,還能品嘗到地道的客家美食,體驗到客家人的熱情好客。

“松鶴延年 吉祥如意”鋪砌

離開培田古村落時,小雨已停,夕陽餘暉漸現。回望整個村落,依然靜靜地坐落在山水之間,宛如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這座虽與永定土樓齊名卻還未聲名遠播的“民間故宮”,依然在閩西山坳裡,靜守著客家人的美好時光……

“官廳”遠眺
在“轉角都是愛”處合影留念

相信未來培田古村落這顆璀璨的明珠,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吸引更多的人前來領略它的獨特魅力!(完)

来源丨华夏新闻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立即执行!上缴国库!与法院缠斗8年,浙江老板迎来大清算

好心难救该死的鬼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