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天,全世界突然发现:特朗普轰轰烈烈发起的这场对华贸易战,非但没让中国伤筋动骨,反而暴露了美国一个又一个命门。
更戏剧性的是,他又上演了4月份的戏码,把情势拉到最高点之后又迅速“认怂”,一会利好,一会利空,全赖在他一张嘴,背后原因,值得深挖。
懂王这次重启贸易战,动机恐怕不纯。
有分析认为,他压根没真想跟中国死磕到底,更像是借机制造美股波动,毕竟他身边那帮人,治国水平不好说,但炒股做差价绝对专业。
美国过去几十位总统,没见过哪个总统这么会发“国家财”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
回想2018年,美国手握的筹码确实更多:先是精准狙击中兴,罚款14亿美元、派驻监管团队,打得中方一时难以招架。
可他们为什么没一口气连华为也端了?
不是手下留情,而是美国本土供应链顶不住。真要同时动手,自家供应商得先“嘎”一片。
结果拖到2019年才制裁华为,对方早已备好预案,硬是扛住了。
芯片战,反而打出中国“白菜价”芯片产线
最讽刺的莫过于芯片制裁。
美国本想靠卡脖子逼中国屈服,结果反而催生了深圳政府与华为合作的新凯来——这家企业目标很明确:把芯片生产线打成“白菜价”。
只要资金到位,整条产线、技术团队全套配齐,未来芯片制造,可能就像如今电路板贴片一样普及。
二十年前这还是高科技,如今在东大已是常规操作。
欧美日韩?谁也复制不了这套体系。
懂王这一记重拳,等于亲手撕掉了“欧美芯片不可替代”的神话。
本来大家还不敢用国产芯片,怕担风险,现在白宫直接教育市场:今天不用国产,明天就可能被制裁到一无所有。
就连《经济学人》都承认:美国芯片封锁,意义已经不大。
新能源电池:东大遥遥领先,欧美集体破产
同样的剧情在新能源领域再次上演。
中国锂电池已实现全产业链掌控,而欧美同行却陷入“融资百亿、建厂即倒闭”的怪圈。
曾被视作“欧洲希望”的瑞典Northvolt,融了150亿美元,今年3月宣告破产,负债80亿美元。
对比之下,这笔钱若投在中国,足以建起数座世界级电池工厂。
于是中方干脆出台锂电池出口管制——不是封锁,而是明明白白告诉世界:
你们别白费力气自建产线了,成本高、良品率低,不如直接买我们的成品。
美元霸权,正被人民币一步步瓦解
懂王或许还没意识到:美国最大的筹码——美元霸权,正在他眼前无声崩塌。
最近人民币在SWIFT系统中的份额从4.61%跌到2.89%,美国人一开始还偷着乐,以为中国外贸不行了。后来才发现,我们早就跳出了SWIFT框架,人民币结算正在全球“人传人”:
中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缺人民币,就要求买他家石油的印度也用人民币结算。
印度没辙,只能告诉买他石化产品的欧洲,也用人民币结算。
货币货币,本来是“美国有币,中国有货”,现在货没转出去,币先绿变红。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SWIFT系统中人民币份额表面下降,实则是更多交易根本不再走SWIFT体系。
“红票票”正悄悄取代“绿票票”。
走投无路的欧洲,开始当“海盗”明抢
眼见大势已去,欧洲各国也开始不择手段:荷兰最近下令:闻泰科技收购的安世半导体,一年内不准调整资产、技术、人员,董事长职务被暂停,股份被第三方托管——这等于明抢。
欧洲如今军费开支比苏联散架前还高,经济衰退到2005年水平,体内“海盗基因”又复苏了。问题是,全荷兰的军舰加起来,打得过河南省的舰队吗?不敢抢东大,只好对送上门的企业下黑手。
但荷兰可能忘了:中国在荷兰投资319亿美元,荷兰在华投资也有348亿美元。你敢做初一,别怪我做十五。不把挑头的拍死,海外几十万亿的投资,怕是都要被人惦记上。
某种程度上,这场几年的贸易战博弈已进入收官阶段。
在终局到来前,我们不仅要杀鸡儆猴,更要杀猴儆鸡,不把挑事的狠狠拍几下,他们就分不清大小王。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