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当莫斯科红场的钟声第153次为新年敲响时,克里姆林宫穹顶上的双头鹰仍在执着地凝望着东西方。这个曾经诞生过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加加林太空壮举的国度,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局!
——其现代化进程中首次面临两个方向的战略挤压,一个是西方制裁的铜墙铁壁,另一个则是来自东方邻居在产业升级中形成的无情碾压…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后,沿乌拉尔山脉到白令海峡的能源动脉,构成了当代俄中关系的物质基础。
2023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量突破9000万吨,占其总出口量的35%,对华出口中矿产品占至78%,而同期俄罗斯向中国进口最大的则是各类机电产品,这种剪刀差式的贸易结构,使莫斯科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的”资源飞地”。
不过在军贸领域,俄罗斯依然长期扮演着“老大哥”的角色!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从1992年到2015年,我国从俄罗斯大规模引进的武器装备在海、陆、空三军领域超过80%是来源于俄罗斯,以下是90年代后中国历年向俄罗斯(苏联)引进的部分主要武器装备:
-1990年:中苏达成“906工程”。即中国向俄罗斯引进24架苏-27战机
-1991年:中国从苏(俄)引进S300PMU防空系统,成为该防空导弹系统的首个外国买家。
-1992年:24架苏-27SK全部交付中国空军。
-1994年:中国海军引进2艘俄制“基洛”636型常规潜艇。同年,还就引进苏-30MKK战斗机、S-300地空导弹和现代级驱逐舰进行谈判。
-1995年:5月,中国再次购买第2批苏-27战斗机并签订技术转让补充协议。
-1996年:中国又引进2艘“基洛”636型常规潜艇。并与俄罗斯《双方签署了出口苏-27战斗机的生产线协议》
-1997年:签订15套俄制“道尔”M-1野战防空系统,400枚9M338型防空导弹,1000枚“红土地”152毫米激光末制导炮弹。
-1998年:中俄谈妥苏-30战机进口事宜。又签订了2艘现代级956E型驱逐舰、8套MR-90型照射雷达,1500枚9M119反坦克导弹,500枚9M338型防空导弹,150枚9M38M1型中程防空导弹,48枚3M80E型反舰导弹。另外还购买了米-171直升机15架,5架卡-27PL和3架卡-32型直升机。
-1999年:中国订购28架苏-27UBK V2战斗教练机、76架苏-30MKK和苏-30MK2型战斗轰炸机以及1000枚Kh-31A1型反辐射导弹,750枚RVV-AE型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150枚Kh-59ME型空对地导弹,100枚Kh-29反舰导弹
-2000年:苏-30战机开始进入中国。中国海军接收第二艘956E型驱逐舰“福州”号(舷号137)。
-2001年:中国购买38架苏-30MKK战斗机。同年,签订35架米-17V5直升机,4套MR-710“顶板”三坐标雷达,4套S-300PMU1系统,150枚9M38M2型防空导弹配备给052B型驱逐舰,以及150枚48N6型防空导弹。
-2002年:中国再增购2艘956EM型驱逐舰,配套30枚3M80反舰导弹、150枚9M38型防空导弹、200枚“卡什但”弹炮系统使用的9M311型防空导弹,1套海上监视雷达。同时,还为051C型驱逐舰订购了2套S-300FM防空导弹系统,150枚48N6防空导弹,为改进型的歼-8II订购了100套“祖克AME雷达”。又签订8艘636型常规潜艇并配套150枚3M54型“俱乐部”反舰导弹、150条53-65型重型鱼雷、100枚PMK-2型水雷、150条TEST-71型鱼雷。
-2003年:米-17B直升机装备空军和陆航部队。又签订24架苏-30MK2战斗轰炸机,同时配套了200枚弹重为930公斤的“Kh-59MK反舰导弹”。
-2004年:第二批956EM型驱逐舰中的“泰州”号(舷号138)下水。2004年,再次签订8套S-300PMU-2防空系统,以及297枚射程可达200公里的48N6E2型地空导弹。
-2005年:第二批956EM型驱逐舰交付中国海军。签订54架米-17V5直升机,9架卡-28PL反潜直升机,9架卡-31预警直升机,6套AK-176型76毫米舰炮,2套MGK-335MS型反潜声呐,配备给052B型驱逐舰,同时给052B配备的装备还有2套9K37M2型防空导弹、6套“音乐台”对海搜索雷达,以及100台AL-31FN涡扇发动机,装备给歼-10战斗机。
-2006年,又购买了了750枚48N6E2型防空导弹,24架米-17直升机及8套S-300PMU-2防空导弹。
-2008年:北京燕京汽车厂引进100套SPM2“虎”式高机动车,又给052C型驱逐舰签订了7套“音乐台”对海搜索雷达。
-2009年,又给轰-6K轰炸机签订了55台D-30涡扇发动机,另外还签订122台AL-31FN涡扇发动机,32架米-171E直升机。
-2011年,签订123台AL-31FN涡扇发动机,同年又给歼-15舰载机订购了150台AL-31F涡扇发动机,还给轰-6K和运-20运输机订购了184台D-30型航空发动机。
-2012年,又签订了52架米-171E直升机,
-2015年,签订10台AL-41F涡扇发动机,6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24架苏-35战斗机和9M96E型防空导弹。
这24架苏-35SK战斗机,也是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最后一批大型作战装备。
此后中俄军事贸易陡然下降,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资料显示,2016-2020年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武器装备金额下降72%,而同期的中国军事装备出口额增长近40%。当俄罗斯军工企业仍在为T-14坦克的电子系统寻找替代芯片时,中国军工早已在量子雷达领域取得136项专利突破。
不过自冷战后,西方长期保持着对华认知偏差,认为中国军事工业依旧是作为对苏俄军事体系的补充,其源头也皆来自俄方给予!
比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就曾认为,中国现在比以前更加依赖俄罗斯,中国海军装备的最好的反舰导弹,依旧是P-270“白蛉”、“口径”和KH-31等,其要么在俄罗斯制造,要么由中国在其基础上生产。中国军队至今仍在空中侦察机、海上侦察机、防空系统和火控系统方面继续依赖俄罗斯。
同时保持错误判断的也包括俄罗斯自己,俄罗斯知名军事学者马尔科夫在24年中国航天航空业举行的研讨会上表示,俄乌冲突严重影响了中国空军,根据这位专家的数据,中国空军的现役战机其中多达40%是采用俄制发动机的,在战争期间中国对俄罗斯战斗机发动机的依赖,会反过来对中国空军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零件断供后中国军工无法自给自足。俄罗斯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将长期受制于弱于西方和俄罗斯的航空喷气发动机…”
这种认知偏差本质上是对 “非西方军事现代化路径” 的误读,而俄罗斯无意中扮演了 “技术烟幕弹”的角色,而这一时期让中国军工获得了宝贵的发展窗口期。
首先,军工是一个国家的“防盗门”——根据西方军事理念,一个国家需要保护的利益越多,一个国家的军工行业就越是发达,而作为一个精通历史的国家,我们更清楚,一个国家再穷,打狗棍还是需要的…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中国军工行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实际上是不匹配中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在全球的前五大制造门类中,中国厂商的份额都超过了40%,而在第六大制造业门类——“民用航空航天制造业”上,中国厂商的份额甚至没有超过5%
而回顾近10年的中国看军工发展,可以清晰看到两个大字——扩能!
2019年,中国无人机航发动力主力——黎明公司同时启动了十几个项目,预计在2021年前后达到预定产能。
2020年,中航西飞也同时启动了十几个旨在扩大产能的项目,同样预计在2021-2024年达到预定产能。
相同的,成飞、沈飞、哈飞、贵飞、景德镇直升机中心、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武汉、哈尔滨…几乎所有中式武器供应商都在火力全开!
2024年12月22日,沈飞第六代战斗机首飞成功。2024年12月26日,成飞第六代战斗机首飞成功。2024年12月27日,中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下水。同日,西飞基于运20B平台的预警3000型预警机首飞成功。2024年12月29日, 076型两栖攻击舰出坞,这种爆发式的军工增长就连美国《新闻周刊》都称“中共正在朝着与美国军事力量抗衡的目标迈进”。
而中国军工近10年爆发式增长的背后,都存在一个本质——即飞速扩张中的中国工业产能!
中国工业规模事实上在2010年就已经追平了美国,此后10余年年均增长超过6%,2020年就稳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8.5%!中国钢材年产7.98亿吨,占世界年总产量的44.3%,比后面20个产钢国的总和还多!
其铝的年产是1565万吨,占世界年总产量的65%,铜的年产457万吨, 占世界年总产量的24%, 煤炭年产32.4亿吨, 占世界年总产量的45%,化肥年产6740.6万吨,占世界年总产量的35%,塑料年产555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化纤年产3090万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42.6%,玻璃年产6.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原油年产2.02亿吨。纱年产2717万吨,布年产800亿米。汽车年产1826.47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25%,船舶年产量6560万载重吨,占世界总产的41.9%, 工程机械年产590亿美元,占世界总产量的43%,计算机年产2.46亿台,占世界总产量的68%,还生产了1.18亿台彩电,7300万台冰箱,9.98亿部手机,1.09亿台空调,6100万台洗衣机,6800万台微波炉,8200万台数码相机,基本占世界总产量的50%-80%,同比增长5.6%-290%…
这个消耗了世界近半机械、工业原材料、物流、仓储、电力和供水的怪兽,一但需要,就可以全部变成军工生产,其威力相必也只有那个超级大国可以理解!
因此,就不难理解美国对中国军力的各种恐慌情节了!
如今的世界,具备完整工业产业链的国家,只有一个!这就意味着,低成本,高性能,大规模供应某种「战场刚需装备」的能力完全被某一国所垄断,这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如如此强大的战争机器!
她的强大以至于我们自己可能都无法看清这台战争机器的全貌…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