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亲自”敲打”高市早苗的通话内容被美媒曝光,日本首相府竟然第一时间否认抗议。
而高市早苗却在国会辩论中态度诡异——一边说”没打算提及具体情境”,一边又拒不撤回错误言论。这个铁了心要挑衅的女人,到底想干什么?
特朗普”敲打”高市早苗引发轩然大波
11月2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这篇独家报道揭露了一个让日本政坛极为尴尬的细节:在11月25日的美日首脑电话会谈中,特朗普明确要求高市早苗不要在台问题上继续挑衅中。
消息一出,日本舆论哗然。
报道援引日本官员和一名了解通话内容的美国人士透露,特朗普建议高市”不要在台主权问题上激怒中方”,虽然措辞”比较委婉”,但意思再清楚不过——大哥在给小弟划红线。
这事儿可太打脸了。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高市早苗还在航母甲板上和特朗普亲密互动,满脸堆笑转圈致意,被日本网民吐槽”谄媚得过火”。那会儿她肯定没想到,这位”亲密好友”转头就把她卖了。
《华尔街日报》写得很直白:特朗普已经听取了关于高市国内政治处境的简报,知道她可能无法完全收回激怒北京的言论。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了”敲打”。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特朗普眼里,中美关系的大局比日本这个”亲密盟友”重要得多。大豆订单、贸易协议、明年4月访华——这些才是硬通货,高市早苗的面子算什么?
更耐人寻味的是通话顺序。
11月24日晚,中美元首通电话;随后不到12个小时,特朗普就主动要求与高市通话。先北京,后东京——这个顺序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这凸显了美中关系的新现实:特朗普有意遏制盟友在核心地缘政治问题上的争议立场,一切服务于中美贸易关系的大局。
日本官员的反应呢?据报道,他们对这一信息”感到担忧”。担忧什么?担忧特朗普不想让台议题影响中美关系缓和,担忧日本在美国优先战略中的位置越来越边缘化。
面对《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日本首相办公室的回应很有意思——”拒绝置评”。
什么叫拒绝置评?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既不确认也不反驳。这种打太极的态度,本身就说明报道内容八九不离十。如果是假新闻,早就跳脚抗议了,还用得着”拒绝置评”?
但与此同时,日本首相办公室又通过其他渠道”否认”了这篇报道的部分内容。这操作就更魔幻了:一边拒绝置评,一边暗戳戳否认,恨不得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高市早苗本人的态度更是一绝。当被问及通话中是否谈及涉台言论时,她的回答只有五个字:“细节不便透露。”
细节不便透露?如果特朗普真的在电话里力挺日本、支持高市,她还不得敲锣打鼓昭告天下?恰恰是因为通话内容对她不利,才只能含糊其辞打马虎眼。
高市早苗”软化”了吗?
就在《华尔街日报》报道发布的同一天,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出席了首次党首讨论。
这场辩论中,她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没打算提及任何具体情境。”
乍一听,这像是在服软。一些分析师也认为,这是高市态度”软化”的信号。但且慢,这里面的门道可深着呢。
“没打算提及具体情境”和”撤回错误言论”,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
中国外交部看得很清楚。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不再提及”和”撤回错误言论”是两码事,性质完全不同。一个是回避,一个是纠错;一个是继续装死,一个是认错改正。高市早苗玩的是文字游戏,试图蒙混过关。
日本最大在野党党首野田佳彦也看穿了这一点。他在党首讨论后对媒体表示:”(高市)不再提及具体事例,我认为是实际上撤回了此前的答辩。”
注意这个用词——”实际上撤回”。什么叫”实际上”?就是说她嘴上没承认撤回,但行动上在回避。野田佳彦这是在揭她的遮羞布。
事实上,高市早苗的整个表态策略都是精心设计的。
11月7日在国会发表错误言论后,她的态度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硬扛”,声称言论符合日本政府一贯立场,拒不撤回;第二阶段是”模糊”,开始在措辞上打太极,说”今后会更加谨慎”;第三阶段是”回避”,在国会辩论中宣称”没打算提及具体情境”。
从”硬扛”到”回避”,看似有所松动,但核心诉求从未改变——死活不肯正式撤回错误言论。
为什么?因为高市早苗的政治根基就是日本右翼势力。她能当上首相,靠的就是在对华强硬问题上的激进立场。如果她撤回涉台言论,等于自我否定,等于向支持她的右翼选民认输。这在政治上是”自杀”行为。
所以她只能玩文字游戏:用”不再提及”代替”撤回”,用”谨慎”代替”纠错”,既给国际社会一个台阶下,又不得罪国内右翼基本盘。
但问题是,这种两面派做法骗得了谁?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必须正式撤回错误言论。什么”不再提及”,什么”态度软化”,都是障眼法。高市早苗必须老老实实承认错误、收回言论,否则中日关系就没法真正恢复正常。
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同样此起彼伏。截至目前,已有上千名日本民众多次在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高喊”撤回发言””高市下台””不会外交的人不配当首相”等口号。野田佳彦、石破茂,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等政坛大佬也纷纷批评高市”言论越界””轻率鲁莽”。
更要命的是,高市的错误言论正在给日本经济带来真切的痛感。
中国游客赴日旅行大幅减少,日本旅游业叫苦不迭。有数据显示,在接下来60天内,中航司从中国至日本的机票预订量减少约29%。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损失中国游客意味着日本今后一年的旅游消费收入将锐减约2.2万亿日元,拖累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36%。
面对这些现实压力,高市早苗依然我行我素。她似乎认定了一条路:哪怕经济受损,哪怕民众抗议,哪怕盟友不支持,也要在涉台问题上硬刚到底。
这不是勇敢,这是蛮干。
被”敲打”之后
高市早苗被特朗普”敲打”后,日本的处境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里外不是人。
对内,民众抗议不断,在野党穷追猛打,连党内都有人开始动摇。对外,中国强力反制,美国不肯撑腰,连俄罗斯和韩国都趁机发难。高市早苗把日本拖入了一个四面楚歌的困境。
最让日本难受的,是美国的态度。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主持人故意拱火:”中国人不是我们的朋友,对吧?”换作一般的美国政客,肯定顺杆爬,借机敲打北京。但特朗普偏不。他的回答让日本人心里拔凉拔凉的:”很多盟国也称不上是朋友。在贸易上,他们从我们这里获利比中国更多。”
这话什么意思?明摆着告诉日本:别拿盟友身份在我面前晃,你占美国便宜比中国还多,少给我添乱。
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倒是发文力挺日本,还晒出高市早苗与特朗普在航母上的合影,强调美日同盟牢不可破。
明知美国不会无条件支持,明知中反制力度空前,明知日本经济正在承受代价,高市早苗为什么还要一条道走到黑?
答案藏在她的政治算盘里。
第一,高市早苗需要右翼基本盘。她能当上首相,靠的是党内右翼势力的支持。如果在涉台问题上服软,等于自毁根基。在她看来,丢掉中国市场的代价,可能比丢掉右翼选票的代价更小。
第二,高市早苗在博弈国内政治。目前日本自民党是少数党执政,高市在党内根基不稳。通过在对华问题上”硬气”,她可以转移国内对经济困境、米价飙涨等民生问题的不满,把矛盾外化。
第三,高市早苗可能在赌一把。赌中美关系不会真正改善,赌美国最终还是需要日本牵制中,赌自己的激进立场能在未来获得回报。
但这场豪赌的风险,正在由全体日本民众承担。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得很透彻:”日中关系陷入最恶劣的境地,日本国家利益正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他引用《论语》告诫高市:”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知错不改,错上加错。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年日本佐藤政府紧紧追随美国对抗中,结果尼克松突然访华,日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佐藤内阁随即垮台,新任首相田中角荣马上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
高市早苗想走多远,她自己看着办。但有些红线,踩过了就没有回头路。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