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荷兰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尴尬那个2B青年了,在美国的授意下抢劫了中国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收了各大车企的几十亿欧元订货资金,结果因为生产中心在中国交不出货来,被欧洲各国逼得不得不寻求与中国“谈判”,但是中国是绝不会与“抢劫犯”谈判的!现在中美言和暂停贸易战,荷兰已经尴尬的双手都不知道放哪里了。

不过最让欧洲车企哑巴吃黄连的事情还在后头呢,按理说安世半导体做的都是低端芯片,换厂商是分分钟的事情,结果因为当年全球化时给发展中国设计的发展陷阱,打算让中国这些发展中国家永远给发达国家打工,把安全相关的普通芯片认证搞了几十个流程,全程走完得2-3年,这下换厂商也换不了,结结实实的被中国控制了,完全的、彻底的把自己给框死在里面了!

荷兰也没料到:事情发展已完全失控!

荷兰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荷兰经济部主导的接管安世半导体,相当于是荷兰政府背书的国家行政命令;而事情的起因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在9月29日发布的临时最终规则(50%股权穿透制)已经在10月30日宣布暂停实施一年,荷兰连借口都没有了!

另一边是荷兰正在遭受整个欧洲使用安世半导体芯片的企业的逼宫,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洲49%的汽车公司、86%的医疗设备公司95%的机械工程行业以及整个欧洲国防工业都在使用安世中国封装的芯片,几乎就囊括了整个欧洲!

安世半导体事件,荷兰也没想到会发展成这样

10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荷兰首相斯霍夫对媒体声称安世半导体的问题在于 “其首席执行官管理不善”,荷兰政府控制该中资企业并非 “针对中国”!但是全世界都知道,荷兰这是美国的授意下,在BIS发布的临时最终规则后接管安世半导体,试图开启西方国家将中国资产收归国有的恶劣惯例。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被称为“50%股权穿透制”的临时最终规则,其意图是将被列入实体名单的中国企业,通过50%或以上的股权投资的企业自动列入管制名单。9月30日荷兰就以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将中国籍CEO张学政逐出管理层。

安世半导体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总部在荷兰,生产中心在中国。2020年被闻泰科技全资收购,收购初期安世半导体资不抵债,被安世母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放弃,闻泰收购后依托中国市场并在后期开拓的欧洲市场,几年后扭亏为盈,短短几年内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半导体企业。

荷兰在BIS发布不到24小时内突然发难,其目的就是要营造全球打压中国资产的氛围,当然这对荷兰也有好处,现在的安世已经不是一家亏钱的公司,而是能赚来现金的奶牛,荷兰眼红了!荷兰一边指责CEO张学政管理不善,一边取消安世中国的内部网络访问权,试图以技术体系逼迫暗安世中国就范!

然而让荷兰没有料到的事发生了,中国在10月4日禁止了安世中国出口,欧洲车企的车规级芯片几乎都来自安世,另外医疗与安全领域和国防领域等大量半导体芯片也来自安世。荷兰首相被德国总理逼问如何解决该事件,斯霍夫非常尴尬!

随后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行”,不再接受安世荷兰总部的命令,因为安世中国早在2020年时就准备了备胎技术体系,安世荷兰总部的技术控制完全没有影响!随着中国政府禁止安世出口的指令下达,欧洲各大企业就快被逼疯了!

因为这些车规级芯片库存本来就不多,最多也就半个月到一个月,一旦缺货就得停产,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这些车企停产一天都是数千万级欧元的损失!各大车企一边与安世中国联系供货,一边是逼迫荷兰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否则这些损失将都有荷兰政府赔偿,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都与荷兰总部签署供货合同,钱付给谁当然找谁要货了。

安世中国稳住了阵脚之后就宣布了把荷兰政府架在火上烤的几个指令:

  1. 欧洲各大客户与安世中国重新签署供货合同,并重新支付货款
  2. 欧洲客户必须使用人民币支付货款;
  3. 安世中国优先供应国内车企;

之前的供货是属于典型的三角贸易,即欧洲客户与安世荷兰总部签署供货合同,预付或者支付货款后安世中国向客户交货,完成后与安世荷兰总部结算,客户被控制在荷兰总部,货款也被总掌握,当然被扣留的还有一大部分利润,有外贸经验或者三角贸易经验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套路。

现在安世中国跳过了荷兰总部与客户直接签署供货合同,直接收取货款,少了中间商赚差价,这利润就更高了!欧洲企业迫于无奈只能妥协,德国总理在布鲁塞尔举行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质问荷兰首相为什么要这么做?荷兰还试探性放风与中国谈判!

请问荷兰这种抢劫能谈判吗?这是荷兰给中国设的陷阱,一旦中国与荷兰谈判,那么就表示荷兰的非法流程变成了合法操作,中国绝对不会同意谈判!闻泰科技已经向海牙国际法庭起诉荷兰政府,中国商务部也向世贸组织提出维权申请。荷兰这事情干的真是既丢人又现眼,蠢到家了!

更让荷兰尴尬的是当时是接了美国主子的“手谕”干下的蠢事,现在美国主子和中国已经“握手言和”了,双方贸易战暂停一年,BIS在9月29日的临时最终规则也暂停实施一年,双方基本是回到了4月2日以前,连芬太尼关税都取消了,中美贸易关系虽然有点紧张,但基本算是恢复正常了。

荷兰准备怎么办?美国主子在马来西亚妥协前肯定没有和荷兰沟通过,10月30日突然宣布中美暂停贸易战,这就表示美国已经把荷兰出卖了,或者根本就没有给荷兰考虑过出路!接下来是接受中国的暴打呢?还是荷兰自己找理由退出这个尴尬的境地?无论是哪个选择,荷兰损失的是国家的公信力,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安世半导体事件还在继续发酵,据日经新闻10月29日报道,本田汽车因安世芯片短缺,周二开始已暂停墨西哥工厂的生产,这是继德国大众遭遇停产危机后第二家遭遇停产的车企。在安世半导体事件发生之前,相信很多朋友都没有意识到,一家生产低端芯片的厂商竟然拿捏住了全球车企的命脉,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根据公开报道,2024年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厂商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 5.2%,仅次于英飞凌(17.7%)和安森美(8.7%)。在细分领域,安世半导体占比更高,小信号二极管及晶体管、ESD保护器件、小信号MOSFET等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及逻辑IC全球第二!

这次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唯一没有受影响的就是中国大陆市场,荷兰政府的这个操作,简直就在为中国车企横扫竞争对手嘛,你说这荷兰到底是有功呢还是有功呢?不过这次安世半导体事件也让大家非常好奇,为什么安世半导体这种低端领域芯片会引发如此大规模的危机,这些车企与医疗企业以及机械设备制造商就不能更换供货商吗?全球生产芯片那么多,纷纷中换了不就结了?

答案是还真不行,因为欧美厂商设置了一个超级门槛,也就是这些车规级、医疗设备、机械工程行业以及国防工业领域设置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认证流程,并不是说你出厂品质检验OK就能进入对方的绿色采购通道了,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体系的认证,时间嘛也不长,大概就2-3年吧!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这些车企和医疗器材以及相关公司要另寻供应商,就算加快认证过程也得半年一年,而且车规级芯片系列那么多,没个几年时间还真换不过来,所以这回欧洲是真的把自己给框死了,原本根本就没啥事,结果荷兰下手抢,好死不死呢工厂在中国,短时间内根本就换不掉,你说欧洲人是不是要跳脚?不过呢冤有头债有主,去找荷兰好好聊聊吧!

欧美自己挖的坑:现在把自己给埋坑里了

这个认证的规则,原来是准备收割中国的!这个玩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70年代后的全球化时期,当时美西方等因为国内环保以及工会等因素,国内劳动力成本暴涨,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面临环保危机,因此就打算将这些劳动力密集、高污染高耗等低端产业链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刚好在那会打赢了越战,修理了越南背后的苏联,中国立马就有了统战价值,刚好中国也改革开放,因此大量的西方企业投资中国,利用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大幅降低产品的成本,中国呢也能挣到钱,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好事。

不过呢天底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引进了大量产业,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产业升级了,超过西方了怎么办?就像今年3月18日万斯在硅谷风险投资公司举办的“American Dynamism Summit”上发表的演讲时说的那样,全球化的初衷是让发展中国家处在产业链底端,永远替西方国家打工,事实真的就是这样,为此西方国际给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设置了5道障碍:

  • 第一道障碍就是设备升级,美国与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一轮产业升级,大量淘汰的设备高价卖给中国,好不容易挣来的钱基本都投入了这个循环。
  • 第二道障碍就是各种标准与认证机制,想要卖给西方国家就得进行一系列认证,每年还得交钱维护,没有认证连采购标准都达不到;
  • 第三道障碍是环保,欧美国家经历了一轮发展,环保体系与设备都已经齐备,就等着发展中国家到这个时候落入西方设置的环保门槛,只能向西方国家采购,又进入一轮割韭菜环节;
  • 第四与第五道障:战争威胁与金融收割

套路很复杂,但方法很简单,换句话说就是西方国家已经经过一轮发展,知道了哪些环节可以卡死你,比如产业设备升级,引进设备之初就丢给你一些淘汰设备,反正你也不懂,等到产能升级、产业升级不得不够爱设备时就高价出售稍微新点的旧设备,好不容易攒点钱就花在了设备升级上。

第二个就是各种标准与认证,这个概念中国在2000年前就有了,书同文车同轨就是一种标准,产业有行规,比如管理规范的ISO就有十几个标准,最基本的就是ISO 9000,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吧,大部分企业都认证过这个标准。

产品有标准,比如不同的产品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无论进入哪个领域就得经过一系列认证,车规芯片通常需要经过AEC-Q100、ISO 26262、IATF 16949等认证,以AEC-Q100认证为例:

该认证涵盖41项测试,主要包括极端环境耐力赛、寿命加速模拟、暴力物理考验、静电防御测试等。例如,温度循环测试需在 – 40℃至 150℃之间反复进行1000次,高湿高压测试要在85℃、85% 湿度下通电工作500小时,HTOL测试需在125℃下连续运行1000小时等。认证时间通常为1-2 年。

这些安全标准确实当然是有必要的,也不能说全是坑!但这些认证都是欧美国家设立的,你要进入车规级领域,那就走认证流程吧,交钱那是肯定的,每个车规级都需要走这个流程哦,你可以想象一下,光是这车规级认证,欧美国家一年能拿到多少钱?

一般而言,车规级芯片认证都是双轨制,简单的说就是厂家为了供应链安全,通常会有两到三种同级别芯片同时认证,生产时可能会分批次交叉使用,不过也有企业可能会在长期稳定后选用一种芯片,这些都是主机厂自行负责的商业行为。

作为供应商,给人家供货就得符合人家的标准,这也无可厚非!只是比较有趣的是欧美设置的这些门槛基本已经被中国给突破了,比如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家独大,部分全新的领域都有中国来制定标准了,毕竟这欧洲都没玩过哪知道啥标准啊。

另一个比较有趣的是环保,当年各种环保标准压的中国喘不过气来,但是依托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各种领域的环保设备都形成了产业链,同时中国还控制了大部分太阳能电池与风能产品的产能,现在欧美国际要发展绿色电力,结果发现从设备到环保设备都被中国控制了。

这就是反杀!上文说到了万斯在硅谷风险投资公司的演讲,其实他当时说的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已经失败,中国已经从价值链最底端成长为高端产业链掌握者,这与原先设定的情况不一样,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正在崩溃,未来极有可能被中国的多极化体系代替!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中美谈判寸步不让!特朗普彻底懵了?罕见对华服软,背后有何隐情

下一篇
荷兰没料到已完全失控! 欧美准备收割中国的壁垒: 成为框死自己牢笼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