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新闻中心 78岁的克林顿说出真相:中国的崛起,并非美国误判的结果

78岁的克林顿说出真相:中国的崛起,并非美国误判的结果

随着九三阅兵的结束,外界对中国的崛起已经是确定了,其实过去十几年,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崛起是美国误判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如果美国及时打压,中国是无法实现崛起的。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就持有这种观点,认为克林顿政府对中国的“接触政策”和“全球化”是完全错误的,正是这些错误的策略才让中国发展起来。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忽略了中国自身发展的势能,将中国一切发展成功归咎于美国的帮助或者放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最近在采访中说到,他在任的时候,已经预料到中美博弈的结果,中国最终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自己当时的目标是确保那一天到来时,不会对美国不利。克林顿这是老成谋国,只是后面的人不仅听不进去,还彻底掀翻了他的政策。

01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后,中美经济发展有何变化?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尼克松访华,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1978年中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方向,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的缓和和中美建交,在美国看来是对华的“接触政策”。是试图将中国拉入西方阵营并通过经济和意识形态改变中国的策略。

1978年美国GDP是2.35万亿美元,是中国0.15万美元的15.7倍,双方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到了1987年,美国GDP增长到4.86万亿美元,是中国0.27万亿美元的18倍,双方的差距拉得更大了,到了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美国GDP增长到10.58万亿美元,是中国1.36万亿美元的7.8倍,差距在迅速缩小。

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增长迅速,长期维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到了2010年,中国GDP达到6.1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这一年美国GDP增长到15.05万亿美元,是中国的2.43倍,双方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相较于1987年的18倍已经是天壤之别,这个时候美国意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实力。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国差一点因此崩溃,为了解决危机,美国财政亲自来到中国,恳请中国出手帮助,2008年10月,中国果断祭出4万亿投资计划,不仅挽救了中国经济,也帮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最后的结果是引发了欧洲的债务危机,欧洲经济停滞了10年,而中美均屡创新高。

美国走出次贷危机后,奥巴马政府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潜力,于是提出“重反亚太”的策略,甚至提出“G2”的建议,但是中国并没有选择和美国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 ,而是坚持和平、互不干涉内政以及平等的原则发展国际关系。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了疯狂的贸易战和科技战。

2018年贸易战一开始,中国国内有很多人是很怕的,马臣就是典型代表,发表了七千字的长文《现在向美国投降是代价最小的时候》,这种投降思维的前辈是汪精卫,认为日本、美国太强大,越反抗代价越大,所以直接跪了,代价还小一些。但是结果呢?中国直接打回去,到了2024年,中国GDP增长到18.74万亿美元,再创新高,达到美国的64.2%

02中国的崛起并非美国的恩赐

简单的从美元GDP数字来看 ,中美开始接触之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在变好,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中国迅速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在国际社会的经济地位迅速提升,和美国的差距在以火箭般的速度缩小,从简单的相关性来看,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这种简单的归因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归因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美国经济在和我们建交之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比如1978年美国GDP是2.35万亿美元,在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之后,美国经济增长迅速,到了2024年,美国GDP增长到29.18万亿美元,较中美建交前增长了十几倍,那么这是中美建交之后的结果吗?

我们还是用数字说话,1952年中国的GDP是0.07万亿人民币,那个时候新中国成立才3年,到了1963年,中国GDP增长到0.13万亿人民币,将近翻了一倍,那个时候中国没有什么通货膨胀,这是实打实的经济增长,到了1973年,中国GDP增长到0.28万亿人民币,又较10年前翻了一倍。

到了改革开放的1978年,中国GDP增长到0.37万亿人民币,较1952年增长了428%,那个年代没有什么通胀,即便是到了90年代初,几分钱都是可以买东西的,那个时候的钱比现在要值钱得多,简单的GDP数字那个时候还是无法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发展面貌,如果以工业化的核心指标来衡量,则要全面得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不到16万吨,民国时期中国钢铁产量最高的时候也只有180万吨,而且90%都在日本控制的东北,新中国成立十年后的195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就猛增加到1400万吨,而日本在二战前的钢铁产量也不到1000万吨,新中国成立仅仅10年,钢铁产量就远超二战前的日本,这是从清朝到民国近百年都没能实现的。

到了1978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增长到3200万吨,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为什么我们1962年对印的自卫反击战,以及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为什么能那么轻松的打赢,背后因为有工业化的支撑,我们的钢铁产量上来了,我们有了初步的工业化,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是“气多钢少”,而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我们是“气多钢多”。

03中国的崛起的核心原因是自己发展的结果

中国能够有今天,当然少不了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企业和个人的帮助,这一点我们是承认的,但是中国能够崛起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自己发展的结果,是几代中国人勠力同心、筚路蓝缕的结果,一代人打了几代人的仗,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是我党的领导核心的结果,这才是内因,其他的是我们借势而为。

获得美国帮助的国家多了去了,比如说菲律宾,连政治体制都是一样的,还有美国的驻军,但是菲律宾又发展得如何呢?现在都被越南超越了。加入WTO的国家也多了去了,印度更是早在1995年就加入了,比我们早了6年,而且那个时候是美国刚刚开始大规模推行全球化的时候,时机是最好的,印度为何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是晚6年加入的中国发展起来了?

到2001年,中国GDP已经增长到11.22万亿人民币,较1978年的0.37万亿增长了29倍,23年的时间,中国GDP增长29倍,如此迅速的增长,是在中国没有加入WTO之前实现的;到了2024年,中国GDP继续增长到134.9万亿人民币,较23年前的2001年增长11倍,增长也很快,但是远远上一个23年29倍的增速,难道是加入WTO后拖累了中国发展速度

发展经济是有阶段的,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完成的,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到现在快300年了,美国独立到现在也已经250年了,他们发展工业化也差不多是这么长的时间,日本在100多年前的明治维新时期就工业化了,中国整整工业化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的,从钢铁产量16万吨开始的,用了29年的时候就增长到3200万吨,是二战前日本巅峰时期的好几倍。

到了现在,中国的钢铁产量是10亿吨,较1978年又增长了30倍,到1996年 ,中国钢铁产量超过1亿吨,2000年左右就超过日本巅峰时期的钢铁产量,尽管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均GDP还很低。发展经济就好比吃馒头,在饥饿的时候,要吃10个馒头才能吃饱,但是前面5个馒头下去是没什么感觉的,吃到六七个的时候就能有七八分饱了,吃到第十个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比较饱,新中国前30年就是前面吃的5个馒头,是打底的,但是依然挡不住饥饿感。

中国人今天享受的现代化生活,是又什么组成的?都是实打实的钢铁物资,比如我们享受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房子,是用钢铁水泥建设起来的,我们当前的钢铁产量是10亿吨,没有这个量,我们拿什么建房子?在1949年的时候,我们的水泥产量只有0.007亿吨,也就是70万吨,而到了1978年增长到0.65亿吨,较1949年增长了近100倍。而到了2014年更是达到25亿吨,正是这些钢筋水泥的高产,才能建设房子。

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的背后是钢铁、电力、石油、水泥,都是实打实的物资基础,没有一样是虚的,我们的工作生活的高楼大厦,我们天天使用的家电,我们出行的宽敞明亮的水泥马路,甚至我们穿的衣服,每一样都是这四样基础物资组成的。没有美国我们也能发展,有美国的帮助,我们能发展更快,但是我们对美国也是有价值的,没有中国的帮助,美国或许无法赢得冷战,没有中国廉价的商品输入,美国的通胀早就爆表了,这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不是当方面的恩赐,收起那份傲慢吧。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朗普爱将死的有点冤,200米外被打穿大动脉,FBI查到凶手真身

新华社发起“讨贼檄文”:中国正式宣布,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式开打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