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新闻中心 美国欧盟日本在同一天,收到了中国的加税通知,即日起马上实施

美国欧盟日本在同一天,收到了中国的加税通知,即日起马上实施

随着中美发表联合声明的发布,中美为关税战按下暂停键,然而关税“休战”仅过了一个星期,中国商务部突然发布消息,宣布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欧盟、日本进口的共聚聚甲醛(一种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对相关进口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其中美企税率最高,欧盟和日本企业次之,顺带还敲打了一下台湾地区。

在关税“休战”的大背景下,商务部突然宣布对美欧征收反倾销税,难免引起有心人的联想,觉得中国有额外的用意。

反倾销的作用

其实早在2024年5月19日商务部就开始对共聚聚甲醛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经过一年的严谨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多轮听证,商务部认定这些地区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行为,且中国大陆的共聚聚甲醛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同时,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共聚聚甲醛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具备机械强度高、高耐疲劳性、高耐蠕变性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能够部分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用于汽车配件、工业机械、医疗器具等多个领域。

长期以来,来自美国、欧盟、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使国内相关企业受到实质性损害。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我们就对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了,五年到期后复审,还是决定继续征收。

证据显示美国企业倾销幅度超过30%,直接造成中国相关产业“销售价格被迫下调25%、利润率降至-7%”的灾难性后果。74.9%的惩罚性税率看似高昂,实则经过精密测算:既抵消倾销幅度,又保留美国企业通过提价维持市场份额的可能性。相较之下,欧盟和日本企业因倾销程度较轻,仅被课以24.5%-35.5%的税率。

这种“差异化精准打击”背后,是中国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成熟运用。而经贸问题应该一码归一码,不是说中美达成共识发表联合声明,欧洲与日本又有意愿与中国携手维护国际经贸秩序,我们就要在有关美国、欧盟的调查上放其一马,牺牲掉国内企业的利益。

正如日内瓦会谈后中方声明强调:“反制措施不是目的,而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必要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美国有没有发动关税战,无论关税战有没有暂停,都不会影响到商务部这场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

但事实上,国内外大量的例子都显示出,反倾销调查有潜在政治、外交考量,有时还会是国际谈判的筹码。比如2020年,澳大利亚跟随美国对中国发动经贸争端,中国随即对澳洲葡萄酒等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此举使得澳大利亚损失高达数百亿澳元,总理莫里森支持率下降了4点,在2022年大选中,莫里森政府因威信扫地,被迫下台。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上台后,马上缓和对华关系,尤其是煤炭禁令解除后,澳大利亚经济一片向好。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更是在采访中强调,“我们花了 3 年时间才让两国关系回到正轨,不可能再重蹈覆辙”。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主要还是中国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但更多时候,反倾销措施更重要的是对外释放的一种信号。

反倾销的你来我往

中美日内瓦经贸谈判中达成共识,并不是意味着中美双方握手言和,关税战就此终止,只是让关税战回到了4月状态,为之前一个月的全球紧张局势降温,并为后续谈判提供了一个基础。

这种“暂时停火”本质是力量平衡。美方只保留10%基准关税,并威胁90天后可能大幅度回升,以及芬太尼关税依旧保留,而中方也是同步暂停部分反制措施,但坚持稀土管制。

如今中美之间谁占据上风,其实全都看得出来,中国不可能为了后续与美国的经贸对话,轻易调整正在进行的反倾销调查。而美国亦是如此,依旧开展反倾销措施来展示自己的强硬态度。

5月14日美国也对进口自中国和越南的热成型模压纤维产品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征收税率高达477.97%。国内企业浙江众鑫拿到了美国给出的最高470.63%的税率,而越南企业则大多被判定为低倾销,最低只有0.76%,最高也才是211.6%。

热成型模压纤维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甘蔗渣、麦秸和芦苇,作为环保一次性产品,其价格通常比传统塑料制品低30%左右。正因如此,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迅速占领市场,尤其是福建、浙江和广东的模压厂,年产量可达数百万吨,在美国市场中占据了90%的份额。

中国向来是该合作时合作,可该斗争时也绝对不会含糊,此时反倾销重拳也正是传递出中方的一个清晰信号——谈,随时欢迎;打,奉陪到底。

这次中国对美国企业重拳出击,对欧盟、日本次之,顺带打压中国台湾地区也是此意。别看现在欧盟和日本都在相继对美国释放强硬信号,给自己争取到更有利的条款,并在经贸领域调整了对中国的口风。

但国际合作向来利益优先,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和日本在对华态度上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只要美国放缓对其关税制裁,让其获利,谁又能保证以后欧盟和日本会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权衡,再重回美国“怀抱”,对中国再次强硬起来呢?

总的来说,这场中美博弈远没有停止,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个道理依旧没有改变。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中国“主动让位”,减持美债退出美最大债主行列,耶伦的预言成真

特朗普等了3天,中国还是没有搭理他,想要访华得按中方规矩来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