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普京做出罕见让步,中方带头成立新开发银行,俄罗斯退出中美较量

普京做出罕见让步,中方带头成立新开发银行,俄罗斯退出中美较量

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3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各方支持采取行动深化区域财金合作,包括推进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建立上合组织财金智库网络等。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趋势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了新的合作机遇。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化逆流、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交织叠加,给全球和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带来严峻考验。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资料图)

早在2010年,中国首次在上合组织峰会上提出设立开发银行的建议,即获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成员国的积极回应。但当时俄罗斯以存在欧亚开发银行为由明确反对,该银行自2006年成立以来由俄方控股67%,是莫斯科维系中亚金融影响力的核心工具。俄方的战略考量既包含维护传统势力范围的需求,也试图通过现有机制在中美欧的复杂博弈中开拓战略支点。这使得上合开发银行方案长期陷入停滞。

俄罗斯的想法其实挺直接的,早在2006年,人家跟哈萨克斯坦联手搞了个欧亚开发银行,俄罗斯自己手里攥着67%的股份,说白了,基本上是它说了算。俄罗斯就是想借着这个银行,把欧亚这块地界的经济往一块整,也能让自己在这片区域的话语权更重些,把控力提上去,再把区域的经济和政治合作网络重新搭个盘。用大白话来说,靠着这家银行在中亚那儿站稳头把交椅,在中、美、欧博弈中找到老本营,打稳根基。然而事与愿违。

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西方制裁已使俄罗斯经济规模萎缩至1.7万亿美元,不及广东省GDP总量。更致命的是,哈萨克斯坦等传统盟友正通过与中国、土耳其的能源合作稀释俄罗斯影响力,连欧亚开发银行这个莫斯科控股67%的金融工具也日渐失灵。当SWIFT系统对俄关闭,中亚国家转向人民币结算体系时,克里姆林宫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现实:继续阻挠上合银行,只会加速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化。因此普京不得不让步。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这场看似普通的让步,背后是中俄在现实与博弈之间的平衡术。俄罗斯让出主导,不是放弃竞争,而是选择在更有利的位置继续“共赢”。中国不求压倒一切,只求稳步推进。区域合作的本质,从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在互相需要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普京的让步,反映出俄罗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中亚不是莫斯科的“后花园”,也不是北京的“控制区”。这里是多力量角逐的前沿阵地,是全球供应链、能源链、物流链的交汇点。谁能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谁就能在未来的中亚重构中占据更有力的位置。

于中国而言,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战略收获。从最初的构想,到中亚国家集体支持,再到伊朗的加入,北京终于在区域多边金融体系中取得了主导地位。这不仅打通了“西向战略通道”,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再添一枚重要筹码。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制度构建,在不对抗的方式中实现了“去美元化”的实质推进。与亚投行、金砖新开发银行不同的是,上合开发银行的设立更具地缘战略意味,是中国在欧亚大陆构建新型信用体系与话语体系的重要一步。

上合组织(资料图)

中俄两国及中亚各国,将在这一平台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展望未来,上合组织新开发银行的建设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如何建立起有效的资金池、风控机制、信用评级体系和跨境结算平台,将是摆在所有参与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随着合作的深入,上合组织或将成为金融、经济、贸易全面合作的重要多边机制,为区域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一天下跌100元!茅台恐将跌到“白菜价”,酒商:根本不让人活了

下一篇
普京做出罕见让步,中方带头成立新开发银行,俄罗斯退出中美较量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