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博弈的舞台上,稀土的出场率一直很高,而且它几乎每次都是压轴出场。
就如今年年初中国与土耳其的稀土博弈,此外稀土也成为了中国反制美国关税制裁的重要底牌。
土耳其这是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碗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原因是它为各种高新科技的关键原材料,可以说谁掌握了稀土资源,谁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关键命脉。
差不多三年前,土耳其发现了储量近7亿吨的稀土矿,顿时它就跻身为全球稀土储量第二大国。
本以为,拥有足够的稀土储量就能够让自己的科技发展上一个台阶,但现实很快就给他重重一击。
因为,丰富的稀土储量只是最基础的,真正想要将稀土资源的价值充分挖掘,还得经过开采、提纯、加工等各个环节。
不过这几个环节就需要先进且复杂的技术作为支撑了,如今的土耳其还达不到真正能完全挖掘稀土价值的的技术,反倒是中国在稀土加工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也就是说,土耳其若是想开发自己国内的稀土资源,依赖中国的加工技术是在所难免的。
于是,土耳其便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中国可以参与土耳其稀土矿的开采,但前提是要转让相关的加工技术。
不过,土耳其这就有些“一边想吃中国的饭,一边又想砸中国的碗了”。因为土耳其不仅是北约成员国,更加入了美国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
要知道,这个组织的主旨就是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抗衡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也就是说,土耳其一边身处反华的组织阵营当中,一边又向中国索要技术。
稀土资源和我国独有的稀土加工技术已经成为了反制美西方的底牌,甚至美国刚刚公布的六代机都因为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而导致其成本飙升、交付延迟。
而这才有了特朗普签署海底采矿的命令,目的就是为了加大对深海稀土矿产的开采力度,以此减轻因为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制而带来的影响。
所以说,在国际局势愈发动荡的今天,稀土加工技术已经不再是一种技术,稀土资源也不单单是一种资源,而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式。
中国掌握重大技术的突破
中国的技术发展之快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就在土耳其要求中国转让加工技术之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就攻克了“电渠开采技术”。
这项技术的成功,让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的绝对优势又加强一分,它将稀土资源的采收率提升到95%之上,而同时又将能耗和污染大大降低,最为关键的是,它解决了以往开采中浸出液泄漏的难题。
其实,我国早在2023年就通过了《稀土管理条例》,其对关键技术的出口作出了严格的管制。
而类似于土耳其这样的情况马来西亚也出现过,马来西亚也是在自己国内发现了超过1600万吨的稀土储量,他们当时也是表示希望能够获得中国的技术支持,希望中国能够帮助他们建设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过《稀土管理条例》让我国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归根到底,不论是土耳其和马来西亚的技术转让请求,还是中国在技术方面的亮剑,背后反映的都是全球产业链话语体系的激烈角逐。
中国数十年的奋斗才从稀土出口大国,摇身一变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而正是中国切身的经历才让我们坚定了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的决心,这不仅是大国实力的展现,更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