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球通讯社 中国新闻 中国不再被动等待,抢在美国“毒计”落地前,先发制人一拳打了去

中国不再被动等待,抢在美国“毒计”落地前,先发制人一拳打了去

美国宣布2025年10月14日对中国港口及相关船舶征收新一轮额外费用,全球航运界立刻哗然。所有企业都在观望——这场源自美方的“海运限制”究竟会以怎样的规则生效,波及哪些领域?然而美国自身细节未定,执行机制混乱,甚至国内因 ** 停摆,官僚系统运转迟滞,这更让外界感觉扑朔迷离。

但中国没有选择被动等待,也并非只是口头抗议。就在美方措施尚处于“纸面阶段”,9月29日,国务院率先修订并施行了新版《国际海运条例》,将反击权明确写进法律之中。

这意味着,无论对手怎样“变招”,中国已具备合法、合规且强硬的应对工具——包括对歧视性费用以牙还牙的特别收费,实施港口进出限制,以及切断数据与信息共享等措施。

拆解来看,无论是针对美方可能设立的单边港口费还是其他服务费,中国都可直接对美国船舶或企业采取同样费用,让其“多收一分就多赔一分”,持续感受到实质压力。

更重要的是,若美方执意推行歧视政策,中国有权立即禁止对方船只靠港,无疑直接打击美国航运企业在亚洲最关键市场的经营空间。

而限制信息访问,虽看似技术层面的小动作,实则能让美国公司在全球物流链协作中寸步难行——延迟通关、降低运营效率,无形中增加实际成本,让他们必须重新衡量任何冒险决策的代价。

这一连串操作,不仅是针对一次事件,而标志着中国正在使法律规则成为保护本国利益和产业安全的常态工具。

从跨境支付体系的自主建设,到贸易、数据安全领域的制度反制,再到海外投资的预防布局,中国早已进入了主动塑造国际竞争格局的新阶段。而这次海运条例的修改,是中国在国际规则竞技场上又一次抢占先机的范例。

对于美国而言,如果执意用行政命令去撬动全球海运这个高度互联的产业链,只会让自身优质资源受限,与中国庞大的造船与新船订单市场脱钩,最终自食其果。

而中国企业,更不能在逆风中消极等待,每一步制度优化,就是护航国家供应链安全,“一秒也不能耽误”。

中国现在的做法,既警醒国内企业要提升风险防控意识,也给全球合作伙伴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被动玩家”。法律先行,规则护航,唯有这样才能牢牢守住发展红利;哪怕国际海运风高浪急,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最终掌握主动权。今天我们在海运领域亮剑,明天也要在金融、科技、投资等更多赛道持续“抢跑”。

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的底气——不仅用法律武装自己,更善用规则为国家利益做后盾。每一次提前布局,都是在为明天铺路。在全球化浪潮下,唯有主动谋局,方能不负时代,不惧挑战。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形势严峻!直到现在才发现,美国按照50年前中国给的剧本走向灭亡

被福建舰刺激到了?美日韩对中国划下两条“红线”,我国回击亮了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91595516

邮箱: info@qqtx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